菌血癥(暫無)

菌血癥患者的護理方法
菌血癥是指外界的細菌經由體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進入血液系統后,在人體血液內繁殖并隨血流在全身播散,后果是很嚴重的。一般來說,導尿管或者是體表的手術造口容易導致發生菌血癥。出現菌血癥的患者往往發生急性的多個器官的轉移性感染,并出現各種急性感染癥狀。一旦懷疑,應立即采血檢驗,確診后應立即針對感染菌治療,爭分奪秒。菌血癥多是細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無中毒癥狀,但血液中可查到細菌。主要發生在炎癥的早期階段,肝脾和骨髓的巨噬細胞可組成防線,以清除細菌。
對易患菌血癥的高危患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出現菌血癥征象或疑似病情時要積極檢查果斷處理,對癤、癰等皮膚感染忌用擠壓治療法,留置體內的各種導管如有感染需及時拔除,燒傷病房及血液病患者接受化療或骨髓移植時應采取嚴密隔離;傳染病房住有或曾住過菌血癥患者的病房應加強消毒隔離措施,以防耐藥的金葡菌,綠膿桿菌及真菌等蔓延,醫療用品(特別是醫療器械)的消毒應徹底,有條件較好使用一次性的醫療用品,工作人員中有慢性金葡菌攜帶者應暫時調離病房并予治療,以保護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免受感染,對部分患者可考慮應用免疫增強劑。

- 友情鏈接:
- 菌血癥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