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病(痛風)

診斷通風病可以用到哪些方法
診斷通風病可以用到哪些方法?通風病在近些年來的發病率是很高的,在徹底治療通風病之前,患者一定先要進行一下全面系統的檢查,以便診斷出通風病,臨床上,診斷通風病的方法還是比較多的,包括超聲檢查、尿酸鹽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等,這幾種檢查方法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下面我們就來針對“診斷通風病可以用到哪些方法”進行詳細的介紹。
一、診斷通風病可以用到超聲檢查:
通風病患者的受累關節的超聲檢查可發現關節積液、滑膜增生、關節軟骨及骨質破壞、關節內或周圍軟組織的通風病石及鈣質沉積等。超聲下出現腎髓質特別是錐體乳頭部散在強回聲光點,則提示尿酸鹽腎病,也可發現X線下不顯影的尿酸性尿路結石。
二、診斷通風病可以用到尿酸鹽檢查:
偏振光顯微鏡下表現為負性雙折光的針狀或桿狀的單鈉尿酸鹽晶體。急性發作期,可見于關節滑液中白細胞內、外;也可見于在通風病石的抽吸物中;在發作間歇期,也可見于曾受累關節的滑液中。
三、診斷通風病可以用到影像學檢查:
急性發作期僅見受累關節周圍非對稱性軟組織腫脹;反復發作的間歇期可出現一些不典型的放射學改變;慢性通風病石病變期可見單鈉尿酸鹽晶體沉積造成關節軟骨下骨質破壞,出現偏心性圓形或卵圓形囊性變,甚至呈蟲噬樣、穿鑿樣缺損,邊界較清,相鄰的骨皮質可膨起或骨刺樣翹起。重者可使關節面破壞,造成關節半脫位或脫位,甚至病理性骨折;也可破壞軟骨,出現關節問隙狹窄及繼發退行性改變和局部骨質疏松等。
四、診斷通風病可以用到尿尿酸測定:
低嘌呤飲食5天后,24 小時尿尿酸排泄量>600 mg為尿酸生成過多型(約占10%);<300 mg提示尿酸排泄減少型(約占90%)。在正常飲食情況下,24小時尿尿酸排泄量以800 mg進行區分,超過上述水平為尿酸生成增多。這項檢查對有通風病家族史、年齡較輕、血尿酸水平明顯升高、伴腎結石的患者更為必要。通過檢測,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癥的生化分型,有助于降尿酸藥選擇及判斷尿路結石性質。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對于“診斷通風病可以用到哪些方法”的文章已經有所了解了,目前,診斷通風病的方法還是非常多的,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病情進行選擇,希望每位患有通風病的患者都可以早日康復。

- 友情鏈接:
- 通風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