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脈管炎)

血管炎的癥狀有哪些
血管炎指的是原發于血管壁和它周圍的炎癥改變。血管炎會導致多系統受累,因不同類型的血管炎,病情累及的發生率和癥狀也存在著差異。血管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活動性腎小球腎炎,多系統損害,缺血性或淤血性癥狀和體征,常見于年輕人,隆起性紫癜及其他結節性壞死性皮疹,多發性單神經炎和原因不明的體溫過高。
1、肺部:出現彌漫性、間質性或結節性病變,可以有咳嗽、氣急、呼吸困難等表現。
2、腎:出現血尿、蛋白尿,發生率高,常較早出現腎功能減退。
3、胃腸:有時胃腸癥狀可能為血管炎的**表現,血管炎累及胃腸,其中以小血管炎在臨床上最為重要且多見,表現為腹痛、嘔血、便血,病理顯示腸壁灶狀缺血和黏膜潰瘍,當累及中等或大血管時,則可迅速引起腸梗阻、壞疽和穿孔。
4、心血管:出現無脈、雙側肢體血壓差異增大。
5、神經系統:因向顱內供血血管病變,引起腦缺血的癥狀、顱內血管炎可引起顱內出血或結節樣病灶。供應周圍神經的血管病變,可以引起神經病變而出現神經感覺、運動障礙。
6、鼻咽部:在韋格納肉芽腫(血管炎中的一種),可有鼻咽部肉芽腫樣病變,出現鼻塞、鼻出血等癥狀。
7、皮膚:很多血管炎都會出現皮疹、皮膚血管改變,有時皮疹是單獨的臨床表現。在過敏性紫癜時,可以有皮膚出血點、出血斑。有些表現為結節樣病灶,似蚊叮蟲咬后出現的疙瘩,在變應性血管炎、白塞氏病等病種中,都會出現這種皮損。
溫馨提示:皮膚型變應性血管炎患者大多會感到疲倦無力、關節疼痛,少部分病人會有不規則的高熱現象。皮膚損害呈多形性,有紅斑、結節、紫癜、風團、血皰、丘疹、壞死及潰瘍等。膝下最為多發,小腿下部及足背部皮膚損害最多。較多的皮膚損害開始特征為紫癜樣斑丘疹,壓之不褪色,故這種瘀斑都是高出皮膚可以觸及的,這是本病的特征表現。水腫以踝部及足背為重,午后較明顯,并伴有兩下肢酸脹無力。皮質局部缺血可能產生嚴重高血壓。系統性血管炎最常見的眼部表現為鞏膜外層炎及視網膜出血。附睪及睪丸的痛性腫脹可能是血管炎的一種表現。

- 友情鏈接:
- 血管炎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