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脈管炎)

血管炎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眾所周知血管遍布我們身體的每個角落,所以血管炎也會發生于全身的任一位置,大到體內最大的血管主動脈或主動脈的主要分支,小到分散在全身的小靜脈、小動脈、微動脈、微靜脈(如: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由于發病的血管各異,臨床上患者的病情會有差別,大動脈受累者可有脈搏、血壓測定異常,微血管受累者,部分需要在顯微鏡下才可發現病損。血管炎的表現多種多樣,然而作為同種疾病,它們有著不少的共同臨床特點。
一、血管炎的鑒別方法:
(1)過敏性紫癜:
多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多發生在下肢以淤斑、淤點為最多見的皮損,可伴有關節痛。血小板正常,尿常規可有蛋白尿和血尿,有時偶見消化道出血癥狀。
(2)丘疹壞死性結核疹:
青年女性多見,四肢關節附近或臀部有散在中心壞死性堅實丘疹,愈后留有萎縮性疤痕,結核菌素試驗呈強陽性,組織病理有結核病的組織表現。
(3)皮膚型結節性多動脈炎:
多在下肢,有沿小動脈分布的皮下結節,自覺疼痛明顯及明顯的壓痛,皮膚組織病理表現小動脈炎及小動脈壞死。
(4)其他疾病:
還應與高球蛋白血癥、急性痘瘡樣苔蘚樣糠疹及結節性血管炎鑒別。
二、血管炎的診斷標準:
血管炎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血清學,病理學檢查和血管造影等參數綜合分析,對可疑血管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程序:
(1)采集完整的病史和體驗,這是極為重要的步驟,因為許多血管炎的臨床表現比實驗室檢查更具有診斷價值,例如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過敏及哮喘病史是提示Churg-Strauss綜合征診斷的重要依據:下頜和舌的間歇性運動障礙或不適則提示巨細胞動脈炎的可能,表7列出了常見血管炎發病的一般情況和主要臨床特點。
(2)血清學檢查,主要包括自身抗體的測定,與血管炎有關的一些感染因素的檢查如乙型肝炎病毒,HIV病毒,補體及冷球蛋白測定,同時應確定器官系統受累的程度和范圍,通過血清學的檢查某些血管炎疾病可得到確診。
(3)特殊的有創傷性檢查,例如病變部位的活檢,血管造影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的檢查等可為血管炎的診斷提供客觀的證據。
溫馨提示:進行實驗室檢查,可發現患者身上存在的特異性較高的自身抗體,因此較容易診斷病情。血管炎除了通過病變組織的切片檢查、血管造影等有一定創傷的檢查方法外,少見特異性高的診斷方法。

- 友情鏈接:
- 血管炎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