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膽石癥)

膽結石的飲食調理
膽結石形成的原因較為復雜,但膽汁中成分的改變,特別是膽鹽與膽固醇在膽汁中含量的變化,是膽結石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常情況下,這二者在膽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膽固醇是溶解狀態(tài),隨膽汁排出。如果膽鹽過少,或者膽固醇過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關系,膽固醇便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膽汁中過多的膽固醇便沉淀下來,形成結石。
如同時膽囊還有炎癥、蛔蟲卵、壞死組織及膽色素者,結石就更易形成。而糖可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使膽固醇增加,導致膽汁中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促使膽結石形成。
有人曾對267名膽石癥病人及600名健康人的飲食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吃糖越多,膽結石發(fā)生率就越高。因此,預防膽結石的發(fā)生,必須少食糖。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避免寄生蟲感染。宜進食低脂肪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可食豬瘦肉、雞肉、鴨肉、蛋清。忌食油炸食物、動物脂肪及內臟,慎食蛋黃、魚、甲殼類動物。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膽結石的飲食調理
飲食治療的目的是達到遏制結石的生成和緩解結石梗阻引起的疼痛。飲食治療的原則是:
熱量供給要滿足生理需要,但要防止超量,一般為1500~2400千卡。
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膽囊收縮以緩解疼痛。手術前后飲食中的脂肪應限制在20克左右,隨病情好轉可略為增加,以改善菜肴色香味而刺激食欲。忌用油膩、煎、炸以及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豬肉、羊肉、填鴨、肥鵝、黃油、油酥點心、奶油蛋糕等。
膽結石飲食預防的十種方法
1.多喝水,不憋尿
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細菌、致癌物質和易結石物質快速排出體外,減輕腎臟和膀胱受害的機會。
2.少喝啤酒
有人認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結石的發(fā)生。其實,釀啤酒的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烏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質,他們相互所用,可使人體內的尿酸增加,成為腎結石的重要誘因。
3.肉類、動物內臟要少吃
控制肉類和動物內臟的攝入量,因為肉類代謝產生尿酸,動物內臟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謝也會產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結石的成份。因此,日常飲食應以素食為主,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品。
4.少吃食鹽
太咸的飲食會加重腎臟的工作負擔,而鹽和鈣在體內具有協(xié)同作用,并可以干擾預防和治療腎結石藥物的代謝過程。食鹽每天的攝入量應小于5克。
5.慎食菠菜
據統(tǒng)計,90%以上的結石都含鈣,而草酸鈣結石者約占87.5%。如果食物中草酸鹽攝人量過多,尿液中的草酸鈣又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多余的草酸鈣晶體就可能從尿中析出而形成結石。在食物中,含草酸鹽最高的是菠菜,而菠菜又是人們常吃的蔬菜之一?
6.睡前別喝牛奶
由于牛奶中含鈣較多,而結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鈣鹽。結石形成的最危險因素是鈣在尿中濃度短時間突然增高。飲牛奶后2~3小時,正是鈣通過腎臟排除的高峰,如此時正處于睡眠狀態(tài),尿液濃縮,鈣通過腎臟較多,故易形成結石。
7.不宜多吃糖
服糖后尿中的鈣離子濃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會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鈣、草酸鈣易于沉淀,促使結石形成。
8.晚餐早吃
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后4~5小時,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
9.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維生素b1及維生素c,它們在體內最后代謝產物是堿性的,尿酸在堿性尿內易于溶解,故有利于治療和預防結石。
10.減少蛋白質的攝入
有研究表明高蛋白飲食可增加尿結石的發(fā)病率。因此節(jié)制食物中的蛋白質,特別是動物蛋白質,對所有結石患者都是有益的。

- 友情鏈接:
- 膽結石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