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艾滋病是如何檢查出來的
確定是否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標準檢測,是建立在血液中艾滋病病毒抗體而非病毒本身的發現上的。有諸如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和簡單快速(A/R)檢測這樣不同類型的抗體檢測方法。
最近這些年中,一直在開發檢測唾液和尿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方法。
一個人所做的第一種抗體檢測,稱為篩查試驗。如果篩查試驗陰性,這就意味著沒有發現抗體。就認為被檢測的人是艾滋病病毒陰性,而不需要做確證試驗。如果篩查試驗反復陽性,就必須進行確證。可以使用如西方印跡試驗或線形棉衣測定法(LIA)等特殊的檢測方法進行確證。也可以聯合使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或簡單快速檢測確證陽性結果。雖然可以用同一份血樣做確證試驗,但為了避免任何差錯建議使用另外的一份血樣做確證試驗。
有時,艾滋病病毒篩查試驗可能給出假陽性報告,尤其是艾滋病病毒并不多見的人群中,這就是對篩查試驗結果陽性的樣本總要進行確證實驗的原因。為了排除篩查的假陽性結果,這種確證是需要的。
關于抗體的正確性:
1、平均而言,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后25天,艾滋病病毒檢測才可顯示陽性結果。這比引進現在采用的非常敏感的檢測方法之前的時間間隔,縮短了很多。
2、如果最近才感染,檢測可能顯示陰性結果。
3、檢測唾液和尿液時,需要更長的時間間隔,才能檢測到抗體
4、三個月后,99%以上的感染者,將顯示陽性結果
5、感染后三個月,99%以上的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陽性。

- 友情鏈接:
- 艾滋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