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恐水癥)

如何治療狂犬病患者
狂犬病是所有傳染病中最兇險的病毒性疾病,一旦發病,預后極差。迄今尚無**治療,臨床上曾應用多種新藥如干擾素α、阿糖腺苷、轉移因子和大劑量人抗狂犬病球蛋白治療,均告失敗。故強調在咬傷后及時預防性治療,對發病后患者以對癥綜合治療為主。
如何治療狂犬病患者:
(1)被動物咬傷后,對傷口的處理: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洗被咬部位傷口,然后用40-70%的酒精或氯胺苯(benzyl ammonium chloride)(zephiran)清洗,注意不要縫合傷口。
(2)將病人嚴格隔離于較安靜、光線較暗的單人病房,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嚴格消毒病人的排泄物等,防止唾液等污染。
(3)監護治療應由經過免疫接種的醫護人員完成。病室要陰暗、避光,周圍不要有噪聲、流水聲。護理人員不要穿硬底鞋,不要搖動病床,取東西要輕拿輕放。不要給患者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對狂躁、痙攣患者可用鎮靜劑,如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鈉)或地西泮,使其保持安靜。注意維持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宜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右旋糖酐40、血漿及補充鉀和糾正酸堿平衡失調。
補充水電解質及熱量,糾正酸堿平衡失調;對煩躁不安、痙攣者輪流使用各種鎮靜劑,如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及冬眠藥物等。有腦水腫給脫水劑。防止呼吸肌痙攣導致窒息,必要時氣管切開給氧。有心動過速、心律失常、血壓升高時可用β受體阻滯劑或強心劑。

- 友情鏈接:
- 狂犬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