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氏綜合癥(布-加綜合征)

布加氏綜合征的檢查項目
布加氏綜合征的檢查項目包括:實驗室檢查,B超,肝靜脈、下腔靜脈、門靜脈及動脈造影和動脈造影等。具體如下:
(一)實驗室檢查
血液學檢查,急性期病例可有血細胞比容和血紅蛋白增高等多血征表現,血常規檢查可有白細胞增高,但不具特征性。慢性型的晚期病例,若有上消化道出血或脾大、脾功能亢進者,可有貧血或血小板、白細胞減少。肝功檢查,急性型者可有血清膽紅素增加,ALT、AST、ALP 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和血清白蛋白減少,慢性型病例,肝功能檢查多無明顯變化。腹水檢查,若不伴有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蛋白濃度常低于30g/L,細胞數亦不顯示增加。免疫學檢查,血清IgA、lgM、IgG、IgE 和C3 等無明顯特征性變化。
(二)B超
腹部B超可對多數病例做出初步正確診斷,其符合率可達95%以上。可在膈面頂部、第二肝門處探測肝靜脈及下腔靜脈阻塞的部位和長度以確定是否隔膜型。急性Budd-Chiari綜合征時肝臟腫大和腹水多是突出的表現。多普勒超聲對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因此,腹部超聲探查是Budd-Chiari綜合征應優選的、有價值的、非創傷性檢查。
(三)肝靜脈、下腔靜脈、門靜脈及動脈造影
血管造影是確立B-CS 診斷的最有價值的方法,常用的造影有以下幾種:
(1)下腔靜脈造影及測壓;
(2)經皮肝穿肝靜脈造影(PTHV);
(3)經皮脾穿刺門靜脈造影 (PTSP);
(4)動脈造影。
下腔靜脈造影及測壓 從股靜脈上行插管,經下腔靜脈進入肝靜脈開口,注射造影劑看肝靜脈是否阻塞。若為肝段下腔靜脈阻塞,除從股靜脈插管外,同時從前臂或頸靜脈下行插管,經右心房至下腔靜脈,上下同時注射造影劑造影,可顯示阻塞的部位、長度和形態,肝靜脈通暢情況和側枝循環情況,有助于手術適應證的決定和手術方法的選擇。下腔靜脈插管造影時可測下腔靜脈壓力。正常下腔靜脈壓力為0.78~1.18kPa(80~120mmH2O),肝段下腔靜脈阻塞時上肢靜脈壓正常,下腔靜脈壓力在2.94kPa(300mm H2O)以上。單純肝靜脈阻塞時,尾葉代償性肥大可壓迫下腔靜脈,下腔靜脈造影時可見該段下腔靜脈變狹。
(四)CT 掃描
在Budd-Chiari綜合征急性期,CT 平掃可見肝臟呈彌漫性低密度腫大且伴有大量腹水。CT 掃描的特異性表現是下腔靜脈肝后段及主肝靜脈內出現高度衰退的充盈缺損(60~70Hu)。增強掃描對Budd-Chiari綜合征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注射造影劑后30s,可見肝門附近出現斑點狀增強(中心性斑點區),肝臟周圍區域增強不明顯,并且出現門靜脈廣泛顯影,提示門靜脈血液離肝而去。注射造影劑后60s,肝內出現低密度帶狀影繞以邊緣增強,或稱之為肝靜脈和下腔靜脈充盈缺損,此種征象高度提示管腔內血栓形成,邊緣增強是由于血管壁滋養血管顯影所致。

- 布加氏綜合癥治療方法 |
- 布加氏綜合癥病因 |
- 布加氏綜合癥飲食 |
- 布加氏綜合癥專家 |
- 布加氏綜合癥醫院
- 布加氏綜合癥治療指南 |
- 布加氏綜合癥癥狀 |
- 布加氏綜合癥檢查 |
- 視頻 |
- 布加氏綜合癥咨詢
- 友情鏈接:
- 布加氏綜合癥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