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傳染病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傳染病醫院,福州市傳染病醫院是福建省規模最大的... [ 詳細 ]
預防艾滋——從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開始
時間:2012-10-28 09:49來源:求醫網
因為對艾滋病沒有藥物治愈的手段,所以,向大眾宣傳預防知識就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防治辦法。必須針對不同人群采取經常性與突擊性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開展各項宣傳教育活動,迅速提高公眾的預防知識水平,讓大家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艾滋病如何傳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外表和正常人一樣,但他們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皮膚黏膜破損或炎癥潰瘍的滲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傳染性。唾液、淚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發現病毒,但含病毒很少,傳染性不大。
艾滋病主要從三個途徑傳播:
第一,性接觸傳播。單次無保護性性接觸傳播HIV的幾率為0.1%~1%,但同時患有其他性病,特別是伴有生殖器潰瘍的性病,則可使單次性接觸傳播HIV的危險性增加2~10倍。彩虹戀或雙性戀的男性可通過性交傳播,病毒由精液通過直腸黏膜侵入血中。近年來通過異性性接觸受染者數量劇增。在非洲,艾滋病則主要通過異性接觸而廣泛傳播。彩虹及異性均可通過口交傳播。
第二,血液傳播。包括經靜脈注射違禁物的人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輸用未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類似情況下的輸用骨髓和器官移植;兒童免疫接種未做到注射器一人一針一管;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術器械、針刺治療用針具未經嚴格消毒;理發、美容(如文眉、穿耳)、文身等刀具、針具和浴室的修腳刀不消毒;與他人共用剃須刀或共用牙刷;救護外傷出血的傷員時,救護者本身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
第三,母嬰垂直傳播。母嬰傳播主要途徑有宮內感染、分娩過程中感染及污染母乳傳染。
雖然艾滋病病毒的破壞力強,但它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卻非常弱。高溫、干燥以及消毒劑都可以將其殺滅。離開人體后,這種病毒在常溫下只能生存數小時至幾天。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如握手、擁抱、禮節性接吻、咳嗽、打噴嚏,共用被褥、錢幣、電話、廁所,一起勞動、工作、用餐、游泳、洗浴、蚊蟲叮咬等不會傳染艾滋病。
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預防和控制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因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參與和合作,是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共同努力,遠離艾滋病。
盡管醫學界至今尚無治療艾滋病的有效藥物和療法,但艾滋病還是可防可控的,大家不必過度恐懼,但應重視它,特別要掌握一些預防常識。在現階段,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針對其傳播途徑,通過健康教育來改變人們的不良行為,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行為干預,來阻斷HIV經性、經血和母嬰傳播。
樹立正確的性愛觀,恪守規范的性行為。要潔身自愛,檢點行為,不要性濫交。因為,任何同受感染者發生的性行為都有可能傳播HIV,性伴侶越多,越容易感染HIV。在性行為中應自覺和正確使用安全套,以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同時,治愈性病可減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險。
避免血液接觸感染。提倡無償獻血,但不要到非正規采血單位獻血。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如血漿、白蛋白等),不要為了“增強抵抗力”而盲目使用血液制品。必須接受輸血和血液制品時,要使用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為“陰性”的血液及其制品。在接受針刺皮膚的醫療操作(如注射、輸液、美容、穿耳、文身等)時,要使用一次性或經過嚴格消毒的器械。在處理傷口時,要避免皮膚、眼睛或口腔接觸到別人的血液。不要找街頭游醫拔牙。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
對違禁物說“不”。**者往往由開始的口吸發展到靜脈注射**。靜脈注射**時,常幾個人共用針管、針頭,如果其中有一個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會被污染,病毒就會在其他**者中傳播。因此,避免共用注射器**是防止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
阻斷HIV的母嬰傳播途徑。育齡婦女在決定懷孕前應先進行HIV抗體測試,只有確認自己沒有感染HIV,才能使嬰兒免受感染。
怎樣預防職業性艾滋病感染
一項調查表明,艾滋病職業性感染大多數是被病人血污染的針頭或器械刺傷而傳染。因此,在醫療衛生保健機構規范執行各項操作,防止醫源性傳播并做好自身保護十分必要。
首先,要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醫務人員在與艾滋病病人接觸前后都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戴手套、穿隔離衣,必要時要帶護目鏡和口罩;要注意保護皮膚的完整,避免被病人的血液和其他體液、排泄物污染;搶救時不能口對口呼吸,傷口處理和心臟按摩時小心血液的噴濺等。化驗室工作人員應嚴格按傳染標本處理規則處理血液、體液標本。
其次,應注意隔離和消毒。艾滋病病人應和其他病人隔離開來,其診斷、治療的器械也應專用,用過的器械應先用5‰次氯酸鈉浸泡30分鐘后再清洗,然后高壓蒸氣滅菌;一次性器材和固體廢棄物均應經焚化處理,液體廢棄物和病人排泄物應在容器中與5‰過氧乙酸充分混合30分鐘后再倒入污水池。
萬一不慎被血液、體液污染,應盡快擠壓傷口讓血液充分流出,用消毒液和反復沖洗傷口后再用酒精消毒局部,如果血液濺入眼、鼻、口中可用蒸餾水沖洗。在事故發生后可做艾滋病病毒抗體初篩實驗,并于事故后6周、3個月和6個月連續復查,如抗體轉為陽性應考慮為職業性感染。學術界認為,被艾滋病病人血液污染后較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在專家指導下開始服預防藥(雞尾酒療法),可明顯減少感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