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太原中山生殖醫學醫院 > > 不孕癥的概述
不孕癥的概述
時間:2011-12-26 19:41來源:求醫網
不孕癥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于20世紀80年代中末期在25個國家中的33個中心調查結果顯示發達國家約有5%~8%的夫婦受到不孕癥的影響,發展國內家一些地區不孕癥的患病率可高達30%,我國約為6%~15%。全世界的不孕患者人數約為8000萬~1.1億。不孕癥發病率的遞增趨勢可能與晚婚晚育、人工流產、性傳播疾病、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等相關。育齡夫婦性生活正常、同居、未避孕,1年及1年以上未妊娠者,成為不孕癥。
不孕癥的發生率約占生育年齡婦女的8%~17%,平均為10%左右。因此,不孕癥并非少見,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癥候。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環境污染、生活工作環境等原因的影響,不孕癥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在美國,每7對夫婦中就有一對在其生殖期的某些時候有受孕困難。隨著醫學科學的進
不孕癥展,不孕夫婦的懷孕率可達30%~50%以上。因此,對不孕癥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應積極診治,以提高受孕的機會生兒育女是夫妻雙方的事,但不孕夫婦中夫妻雙方的原因各占多少呢?統計結果不盡相同,有的統計資料顯示,不孕癥的原因有1/3在于男方,2/3在于女方;另有統計男方原因引起的不孕占40%,女方原因引起的不孕占40%,由夫妻雙方原因所致的不孕占10%,雙方均未查出病因者約為10%;有的統計資料顯示,男方原因占20%~40%,女方原因占60%~75%。因此,不孕可由夫妻雙方原因所致,不孕夫婦應同時就診,查明不孕病因,以有利于及早治療,達到生育的目的。
現代報道對針灸治療不孕癥的資料,早見于20年代。至50年代,日本學者也發表灸治不孕的文章,并譯入我國。但以后這方面工作開展很少。直到80年代,不僅重新引起重視,而且有了較深入的發展。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從傳統中醫學理論出發,辯證施治,國內國外都有人在做,頗有成效;另一方面則是從現代西醫學的角度,用針灸方法促進排卵達到受孕。穴位刺激方法,除針刺外,尚采用電針、埋線、穴位激光照射及微波針灸等。
在針灸治療不孕癥的機理研究上,目前做了一些初步的但很在意義的工作。如發現電針排卵與手部皮膚溫度變化有一定關系,手指掌心皮膚溫度低經電針后可上升的患者,排卵率顯著增高。還觀察到,當出現LH排卵峰時,三陰交等穴位電阻往往增加,而給予口服雌激素,則使穴位電阻降低。表明穴位電阻與體內性激素變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