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廣州后勤醫院耳鼻喉科 > 醫院資訊 > 引發鼻息肉的6大病因有哪些
引發鼻息肉的6大病因有哪些
時間:2013-07-10 11:56來源:求醫網
引發鼻息肉的6大病因有哪些:
1、上呼吸道感染,病毒侵襲感染,繼之合并為細菌感染,容易誘發鼻息肉。
2、鼻息肉患者多有受涼史、煙酒過度、過于勞累、維生素缺乏、內分泌失調等。
3、鼻腔慢性疾病及鄰近病灶感染所致。如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化膿性鼻竇炎、鼻中隔偏曲等。
4、長期滴用血管收縮劑及鄰近病灶的長期刺激而轉化所致。
5、長期再污染嚴重的環境中作業,吸入收污染的空氣容易引發鼻息肉。
6、許多全身慢性疾病及內分泌失調。如貧血、結核、心肝、腎病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使鼻粘膜營養不良或反射性引起充血、水腫,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
慢性感染 Woakes()最早提出篩竇反復感染使粘膜發生壞死性炎癥,最終導致篩竇息肉,至今仍有許多人同意這一觀點。因為在感染性炎癥過程中釋放出的細菌毒素和炎性介質,可使粘膜內淋巴引流不暢,靜脈瘀血,小血管擴張,滲出增加,粘膜水腫,現時毒素也引起支配血管的神經末梢受損而使血管進一步擴張,加重滲出。長期存在水腫的粘膜,屏障作用減弱,又可產生反復感染性炎性反應,粘膜水腫又進一步加重,最后促使息肉形成。Stierna()最近證實,封閉動物上頜竇竇口,然后向竇內引起致病菌,結果發現竇內粘膜有息肉生成。
變態反應 Kern和Schenck()基于臨床統計資料分析認為,鼻息肉是變態反應的結果。因為他們發現在哮喘、枯草熱(季節性鼻炎)等呼吸道變態反應性疾病中,鼻息肉有較高的發病率,而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肺膿腫,支氣管擴張和肺結核)則極少見。后來的許多研究都支持這一觀點。
上述事實提示,鼻粘膜局部發生IgE介導的變態反應,釋放大量的組織胺、白細胞三烯和炎性細胞趨化因子,這些化學介質可使局部血管擴張、滲出增加、組織水腫、腺體增生、嗜酸細胞浸潤,嗜酸細胞又可釋放主要堿性蛋白(MBP)等細胞毒物質,使小血管壁神經末梢破壞,更有利于小血管擴張,滲出增加。這種發生于局部的變態反應,很難用常規變應原皮膚試驗或血清學試驗查出來,因為特異性IgE主要存在于息肉囊液內(Jones等,^fen^Frenkiel等,)。
后勤醫院耳鼻喉科專家提醒:
由于鼻息肉大多數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糖尿病、耳鳴等慢性疾病,這樣會大大的增加鼻息肉的危害性,還有的患者會伴有休克的癥狀。
此外,鼻息肉還會引發咽喉炎。臨床表現為咽部有干癢、灼熱、有異物感、吞咽疼痛、唾液增多。體弱患者或小兒全身癥狀顯著,有發燒怕冷、頭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所以患者應該正視鼻息肉的危害,要早發現、早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