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市中醫醫院 創建于1981年9月,原名咸寧地區中醫醫院,1994年10月從咸安大畈村遷至現址,1998年更名為咸寧市中醫醫院。是一所集... [ 詳細 ]
腦卒中后遺癥的康復須知
時間:2012-11-06 10:41來源:求醫網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其后遺癥指由于患者腦出血、腦梗死、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原因所導致的一系列后期癥狀,主要包括一側肢體功能(偏癱)、感覺和語言障礙等,由于腦卒中類型和病變部位的不同其臨床癥狀有輕重之分。
對于腦卒中患者的最終殘疾程度是很多患者的非常關心的,其恢復程度與病變部位、梗死的范圍和出血量部位密切相關,而患病后開始康復的時機和采取的方法是否得當、患者本身要求康復的欲望和參與治療訓練的態度如何,是能否獲得較好效果的決定性因素。影響恢復的因素很多,有利的因素有:年輕、無感覺障礙、能控制小便、無言語困難、認知功能好或損害少、無明顯復發疾病、家庭的支持等;不利因素有:年齡大、持續的弛緩性癱瘓、認知障礙或癡呆、二便失禁、明顯的抑郁癥、缺乏家庭支持。
肢體功能的康復預測
一般認為,肢體的運動功能恢復可從發病后數日開始,6個月內90%的患者恢復到頂點,但如能堅持足夠長時間的康復治療,以后還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恢復。據世界衛生組織年發表的資料,腦卒中患者經康復治療后,第一年80%~90%可恢復步行,60%患者需部分幫助,15%需要完全幫助,15%需要較多幫助,5%需要完全幫助,約30%在工作年齡的患者可恢復工作對于肢體功能的恢復要視發病的具體情況而定。臨床上常常將其分為三部分:手、上肢、和下肢,恢復的程度是,下肢>上肢>手,即下肢要好于上肢,上肢要好于手,恢復的順序是,先近端后遠端,即髖(大腿)和肩最先恢復,后恢復足和手,但是很多患者最關心的是手的功能恢復,可從下表可進行預測:
手指能在全范圍內完成協調的屈伸時間 手功能恢復程度
發病當天就能完成 幾乎可以全部恢復為使用手
發病后1個月之內完成 大部分恢復為使用手,小部分為輔助手
發病后3個月之內完成 大部分恢復為輔助手,多數為廢用手
發病后3個月不能完成 多為廢用手
其他功能的恢復
一般來說語言功能的恢復要好于肢體功能的康復,只是恢復的時間更長,但感覺性失語預后差,因為病人不能理解,使再訓練發生困難,而表達性失語則預后良好;如果是構音障礙一般預后良好;書寫能力方面則取決于病人能否易于用正常的非優勢手寫字;吞咽困難幾乎總是能得到改善;患側偏盲即使未任何訓練也能減輕,但不能完全恢復。
康復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
1. 臥床期:
經常變換體位,勤擦洗,防止壓瘡,保持良好的臥姿和肢體位置,臥姿有三種:患側臥位、健側臥位、仰臥位(具體的方法可咨詢我科醫務人員),但是必須強調患側臥位是很重要的,對以后的康復有很大幫助。經常進行肢體被動運動,促進血循環,防止關節攣縮,增加感覺輸入,動作要輕柔,尤其對肩關節切忌暴力牽拉,以免造成肩關節(半)脫位,患側肢體較好不要輸液,以免加重患肢的血液循環障礙,手掌和足底避免刺激,防止產生原始反射,加重痙攣模式。
2. 恢復期:
一旦條件允許,必須立即康復訓練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