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48年7月,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和急救為一體的縣級綜合醫院,是全縣的醫療救護中心。醫院占地118畝,... [ 詳細 ]
信心每一步 健康每一天
時間:2012-11-13 16:25來源:求醫網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健康的,那么,什么是健康?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健康完整地定義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不體弱,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由此可見,健康不僅僅包括生理上的,更包括心理上的。而近年來,精神疾患越來越多,成為人類一大殺手。它就象是流行感冒悄無聲息地走到我們身邊,吞噬著我們的健康。
有關專家介紹,目前我國兒童心理衛生問題的發生率約15%,國內有萬左右的兒童患有各類心理衛生問題,自殺已成為我國青少年人群**死因 !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情緒上波動性大,抗挫折能力差;依賴性強、缺乏自立意識和生存能力;環境適應不良反應,人際關系障礙等等常見的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甚至心理疾病 。
要培養健康的心理,需要從全方位入手,各方面積極打造健康心理教育的環境,使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教育得以蓬勃發展。
學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被看作是德育工作的延伸,是我國正在倡導的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對于學校來講,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結合起來,使二者有機融合。在德育過程中,要采用疏導原則,適時地加以思想引導,幫助學生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觀點,增強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在德育中蘊涵著心理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
對于青少年兒童來講,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培養健康心理的基礎,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是走向成材道路的關鍵性一步。因此要加強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掌握一定心理學知識,對自己能夠客觀正確評價并能夠積極調適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宰,培養自我調節能力和抗挫折的承受能力。
青少年兒童是一弱勢群體,生理、心理的發展還不健全,非常需要得到家庭的關愛、師長的重視、同學的友誼,正處于身心的斷乳期,也可以說是人生中的危險期。當前在獨生子女家庭中,重養輕教、只養不教的情況較為普遍。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比較關注,而對于他們的心理發育卻很少過問。很多孩子在患了精神疾患后,不能得到及時、合理地理療,從而貽誤了病情,給其身心發育帶來嚴重后果。作為家長,要正確認識孩子的特殊發育時期,正確看待孩子。對孩子既不能過于粗暴野蠻,也不能過于溺愛。如果是過分的呵護,就可能使孩子失去鍛煉的機會;而在完全缺乏溫暖、經常被打罵的家庭中成長的子女,會對自己徹底失去信心。因此,家長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智商是成才的基礎,情商是成才的關鍵,努力培養孩子的優秀意志品質和健康心理素質。
除了學校、家庭和共青團組織外,孩子生活的環境還離不開。因此,可以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指導中心,通過電話咨詢、咨詢門診和組織大型活動,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服務,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比陸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心靈。自尊、自愛、自信、自強是一個人保持心理健康并逐步走向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我們要 努力開展青少年兒童的健康心理教育,使他們信心每一步,健康每一天,以歡樂的心情去迎接嶄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