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50余萬人心臟性猝死
時間:2012-03-22 11:18來源:求醫網
心臟性猝死這一概念,近年隨著一個又一個名人的去世而逐漸走進公眾視線,而相關研究表明,我國每年有50余萬人死于心臟性猝死,平均每天至少有1480人發生心臟性猝死。
心臟性猝死是指由各種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發病突然、進展迅速,死亡發生在癥狀出現后1小時內。患者發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臟疾病表現,但猝死的發生具有無法預測的特點。猝死事件一旦發生,存活比例非常低,西方國家報道院外猝死搶救存活率僅為2%至15%。
由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顯示:我國每年有50余萬人死于心臟性猝死。
該攻關項目題為“ICD(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的臨床應用及心臟性猝死預防研究”。從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研究人員在北京市、廣州市和新疆分別選取20.6萬、14.9萬、16萬的城市居民、在山西選取16.2萬農村居民進行心臟性猝死發病情況的監測。監測總人數共67.8萬,總死亡人數為2983人,其中心臟性猝死人數284人。
專家表示,此項研究第一次得出我國的心臟性猝死發生率,若以13億人口推算,我國猝死的總人數約為每年54.4萬,因此而死亡的每年則有50多萬人。該項研究近日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驗收,研究初步得出了我國心臟性猝死的流行病學資料。
心臟性猝死是指由各種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發病突然、進展迅速,死亡發生在癥狀出現后1小時內。患者發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臟疾病表現,但猝死的發生具有無法預測的特點。猝死事件一旦發生,存活比例非常低,西方國家報道院外猝死搶救存活率僅為2%至15%。
由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顯示:我國每年有50余萬人死于心臟性猝死。
該攻關項目題為“ICD(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的臨床應用及心臟性猝死預防研究”。從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研究人員在北京市、廣州市和新疆分別選取20.6萬、14.9萬、16萬的城市居民、在山西選取16.2萬農村居民進行心臟性猝死發病情況的監測。監測總人數共67.8萬,總死亡人數為2983人,其中心臟性猝死人數284人。
專家表示,此項研究第一次得出我國的心臟性猝死發生率,若以13億人口推算,我國猝死的總人數約為每年54.4萬,因此而死亡的每年則有50多萬人。該項研究近日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驗收,研究初步得出了我國心臟性猝死的流行病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