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管瘤病因是什么?
時間:2013-02-18 17:06來源:求醫網
小兒血管瘤病因是什么?
血管瘤是比較常見的血管性疾病,多為先天性的,一般出生時就有。它的原因比較復雜,目前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學者普遍認為的原因有以下兩個:
一、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特別是在早期血管性組織分化階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現小范圍錯構而導致其特定部位組織分化異常,并發展成血管瘤。
二、也有學者認為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組織遭受機械性損傷,局部組織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細胞分布到其它胚胎特性細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為血管樣組織并最終形成血管瘤。
血管瘤的形成原因每位患者是不同的,雖都為先天性,但并不是所有的血管瘤都是一個原因造成的,只有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后方可得知。
血管瘤會出現哪些并發癥?
血管瘤的并發癥有潰瘍、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損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損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如血管瘤侵及頸椎,可發生神經根壓迫癥狀,如疼痛、上肢感覺及運動障礙等。
1、造成聽力障礙。某些部位血管瘤的發病還會造成患者出現聽力障礙,腮腺血管瘤可完全阻塞外耳道并影響聽覺,但不會影響患兒發育。
2、造成視力障礙。視力障礙是血管瘤中常見的并發癥,由于眶周血管瘤可阻擋視線,就會造成導致費用性弱視。即使視線不受影響,上瞼血管瘤也可引起散光。眶周或眶內血管瘤可以引起眼軸破壞、散光、近視,從而導致廢用性弱視。廢用性弱視是失明的常見原因之一。
3、引起出血。由于血管瘤的瘤體受容易在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發生破裂出血,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患兒好動,血管瘤最容易受到創傷并導致嚴重出血,尤其是病變部位表淺者。血管瘤出血并不像其他創傷出血給予包扎或加壓即可控制。潰瘍性血管瘤具有自發出血傾向,受到輕微創傷后就會引起出血。
4、引起潰瘍。血管瘤的常見并發癥有潰瘍,其發病率大約為5%,處于快速增殖期或在特殊解剖部位(上唇、上胸部、肛周或會陰部)最易發生。
超聲微創介導術治療血管瘤
超聲微創介導術是用高頻彩超引導治療血管瘤的一種治療技術,其方法是采用一種極細的導管針將我們專業自行配備的血管瘤藥物導入到患處,使畸形病變的血管組織逐漸機化、萎縮,直至完全閉合消失。
超聲微創介導術跟普通注射的區別:普通注射使用的是一般的注射用針,比較粗,患者比較疼痛;普通注射是盲打,在不確定瘤體的深淺情況下作用;普通注射一般使用的藥物是硬化劑和同位素,如尿素、魚肝油酸鈉、無水酒精、磷32等。超聲微創介導術是在儀器精準定位可視狀態下進行的,使用一種極細的導管針,治療的時候孩子不疼痛,治愈后不會有創面,用的藥物是我們自行配伍的專科用藥,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無副作用。
超聲微創介導術主要應用于:體表以及體內血管瘤,適用于大多數類型的血管瘤。
超聲微創介導術優點:微創損傷小,不復發,出血少,有效率達95%治愈率達90%,基本治療,時間短,不開刀,不復發,無疤痕,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