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間質瘤和胃癌有什么區別?
時間:2012-04-24 11:17來源:求醫網
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個隨著臨床病理技術發展而逐漸成熟的概念,是消化道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過去一直被診斷為消化道平滑肌腫瘤及神經鞘膜瘤,直到本世紀九十年代以后,這種疾病才被正確認識并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目前認為GIST起源于胃腸道的“起搏”細胞-Cajal間質細胞( intestinal cells of Cajal, ICC )或向ICC分化的原始間質細胞,組織學上表現為富于梭形細胞,上皮樣細胞或兩種細胞混合型,遺傳學上存在基因突變,導致其編碼的蛋白過度表達。GIST是一類相對罕見的腫瘤,發病率約1~2/10萬人,占胃腸道腫瘤的1~4%,近年來發病率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中位發病年齡55~60歲,40歲以前發病較少,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GIST可發生于整個胃腸道,最常見于胃(60~70%)、小腸(20~30%)、其他部位(食管、結腸、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