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沈陽市天橋中醫院 皮膚診病療中心 > > 壓迫性蕁麻疹的原因是什么導致的?發病的機制又是什么?
壓迫性蕁麻疹的原因是什么導致的?發病的機制又是什么?
時間:2012-06-13 16:51來源:求醫網
壓迫性蕁麻疹主要是在皮膚在受到較重和較持久壓迫4~6小時后發生,受壓局部發生彌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腫性疼痛斑塊,累及皮膚及皮膚組織,這就是壓迫性蕁麻疹。易發生于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續8~12小時。有時可伴畏寒、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發病機理與激肽有關。
其中的發病機制是什么呢?主要有兩點:
1、與血清蛋白的關系
血清蛋白酶遏制因子的缺乏,將導致介質作用延長,可以是、解釋遲發性風團形成,但各種血清蛋白酶的檢測均正常。由于本病風團大,疼痛,類似先天性血管性水腫,考慮是否有補體缺乏,但檢查結果正常,未發現血清纖維素、IgC、IgM、ISA異常。1/4患者血清vⅢ因子缺乏,但患者沒有出血傾向。體外淋巴細胞培養對絲裂原反應正常
有些患者是對食物中的蛋白過敏,飲食中除去過敏原,臨床癥狀明顯減輕。
2:與炎癥介質的關系
Ryan等在患者受壓皮膚注射肥大細胞脫顆粒劑48/80復合物,局部能產生遲發性風團。 從壓力性風團中已分離出高濃度組胺和激肽,但用抗組胺和抗激肽藥治療無效。在壓力性風團中未發現有白三烯。因此,白三烯在本病中不是主要發病介質。
患者與正常人比較。白細胞能釋放較多組胺和白細胞化學趨化因子,但此改變無特異性。
以上是對“壓迫性蕁麻疹病因及發病機制”的介紹。如果您有疑問,請不要著急,點擊左側專家在線咨詢熱線,即可免費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專家會及時給你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