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國內人民解放軍第三一六醫院 > > 小兒腦性癱瘓的癥狀表現
小兒腦性癱瘓的癥狀表現
時間:2012-07-24 11:08來源:求醫網
小兒腦性癱瘓是發生在兒童或青少年身上的一種嚴重的疾病,嚴重威脅患兒的身體健康,給社會和家庭都帶來了嚴重的負擔。為了能夠降低小兒腦性癱瘓對孩子帶來的危害,大家需要了解一下小兒腦性癱瘓的癥狀,以便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那么,患了小兒腦性癱瘓的癥狀表現在哪?請看以下的詳細講解。
1、全身乏力、四肢發軟或發緊。
2、2-3月還不會笑,抬頭,手指緊握,不會張開。
3、嬰兒的嘴不能很好地閉合,哭聲微弱或陣陣尖叫。
4、4-5月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甚至不會抓握,也不會把手放到嘴邊。
5、易驚、易哭吵、睡眠不安。推薦閱讀:腦癱的7點早期臨床表現
6、穿衣時肢體僵硬,上肢難入袖口,換尿布時難以分開大腿,洗澡時雙手握掌,四肢僵硬。
7、喂奶困難,吸吮無力,吞咽困難或易嗆奶,吐奶。
神經信號基因修復是目前治療腦癱的較好方法,在神經系統,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大大超過神經元,但能確定神經膠質細胞在神經活動中的作用。神經系統基因分泌神經膠質細胞和應激蛋白,神經應答系統的損傷引起癱瘓和相應的軸突傳導阻滯。通過干預膠質細胞與應激蛋白,可以促使中樞神經系統重建,有效修復神經應答信號基因,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神經損傷后的神經細胞發生病變和死亡是神經功能發生障礙的物質基礎。通過對導致神經細胞病變、死亡和神經功能修復的神經細胞損傷應答分子機制的研究,發現某些神經因子和神經信號應答修復基因在神經功能修復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人民解放軍第316醫院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一系列國內優秀的再生醫學診療技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特別是在腦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上療效顯著。其采用的“神經信號基因修復療法”分別在腦癱、腦萎縮、帕金森、肌肉萎縮、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和臨床實踐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該療法憑借療程短、見效快、無副作用、激活并加強人體自身免疫力等獨特優勢,已經成為眾多神經系統疾病治療的優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