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胰腺癌疾病發現之后就是中晚期了,這和疾病的性質有著很大的關系,由于初期的癥狀不是很明顯,容易和相關的癥狀相混淆,所以給診斷治療帶來了很大的阻力,那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會產生胰腺癌嗎?
胰腺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可合成大量的消化酶。富含這些消化酶的胰液最終會流入十二指腸,被膽汁和十二指腸內液體激活,轉化為具有活性的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并與淀粉酶等共同作用,消化腸腔內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主要通過胰腺分泌的胰液來進行消化,變成小分子物質后才能被腸道吸收。
胰腺疾病的發病與膽道疾病、飲酒、肥胖、高血脂癥等有關,但暴飲暴食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發病原因,暴飲暴食,沒有節制,在短時間內一次性吃大量蛋白質及脂肪類食物,會刺激人的胰腺急速分泌大量胰液,如果原來胰管就不太暢通,就會造成胰管內壓力急劇上升,胰液逆流入胰腺組織引發胰腺炎;如果再加上大量飲酒的刺激,就可能會進一步誘發和加重急性胰腺炎。
病人一般在餐后1-2小時內,出現劇烈而又持續的腹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如果救治不及時可因休克、心跳驟停、昏迷而死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患者屬貪杯好酒之人,經常用自己的手指刺激咽喉“催吐”,這種做法往往導致腹內壓增高,使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從而易引發急性胰腺炎。因為胰腺分泌的胰液本來是一點點進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但是急性胰腺炎時,大量的胰液分泌增加,造成胰腺自身消化了。因此,喝酒宜慢飲,量力而為,切忌空腹飲酒。如果飲酒過量,不能使用鎮靜劑或催吐法,可適當吃些清涼新鮮的水果,能有效緩解并稀釋腸胃內乙醇的濃度,從而減輕“醉態”。
胰腺癌癥狀常常被誤診為胃病,這與人們對胰腺這個器官的不了解有很大的關系,有些人就是因為吃壞了,人體消化道出現病變,導致胰腺的病變,這些和人的飲食有很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