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碘吃過了得甲亢 甲亢的病發原因
甲亢病人越來越多近年來,從甲狀腺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甚至已經成為僅次于糖尿病的內分泌科第二大病。專家說,在甲狀腺疾病中,甲亢一定是“主力”部隊。
專家介紹說,在脖子的前下方,長著一塊形似蝴蝶的組織,叫甲狀腺,它制造和釋放出的甲狀腺激素能夠調節人體正常的生理代謝。但是,如果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明顯超出正常水平,就會從“功臣”變成“罪人”,導致生理功能紊亂,引起甲亢。目前,我國甲亢病人有約幾千萬,從兒童到老年,各個年齡段都有。
甲亢發病與生活方式有關
遺傳因素、勞累、情緒不穩是誘發甲亢的重要因素。近來還發現,吃太多高碘食物,也易誘發甲亢。
國內大部分地區都缺碘,為了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地方性克汀病等碘缺乏病,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家強制性在食鹽中加入少量碘。經過這些年碘鹽的推廣,碘缺乏病的現狀有了明顯好轉。但同時也**看到,補碘補過了,也導致甲亢的發病率有所提升。
甲亢的病發原因?原發性甲旁亢小兒不常見,往往在10歲后發病,因腺瘤或增生引起,亦可為家族遺傳性疾病,家族中成人受侵犯較多,但可有1/3兒童受累,某些癥狀不明顯,須經詳細檢查才能發現。如同時伴有胰島、胃泌素瘤及垂體腺瘤,則稱為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i型的卓艾綜合癥。
假性甲亢成人多見。臨床還有明顯消瘦,病情進展快,無腎鈣化和消化道潰瘍史,血鈣常在3.5mmol/l(14mg/dl)以上,堿性磷酸酶增高而無骨損害,pth正常。某些惡性腫瘤能分泌pth樣物質,因而出現高血鈣、低血磷及甲旁亢癥狀,如支氣管肺癌,腎上腺腫瘤,泌尿生殖道、胰、肝、淋巴結、食管與結腸等部位的腫瘤等。
繼發性甲亢,由于細胞外液中ca++濃度減低致使甲狀旁腺分泌增多,腺體增生,多見于佝僂病、粥樣瀉及慢性腎臟疾病患兒。尚有新生兒甲旁亢亦屬此類型,由于母親有甲旁低,胎兒于子宮內即可有甲狀旁腺增生,表現在x線長骨相有甲旁亢改變。此病多為暫時性,出生后可漸痊愈。
三發性甲亢,在繼發性甲旁亢的基礎上腺體分泌過多的甲狀旁腺激素以糾正低血鈣,有些病例pth的分泌,由代償性分泌過多變成自發性的大量分泌,結果血清鈣由原來的低值或正常值變為高于正常水平。近幾年來由于透析療法及腎移植增多,故三發性甲旁亢亦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