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缺碘和高碘都會導致甲狀腺腫大
甲狀腺腫是臨床常見的體征,可能是生理性也可能是病理性的,須加以詳細分析與鑒別,以免造成漏診或誤診,同時也須與頸部其他包塊進行鑒別。應該指出的是甲狀腺體積的大小與其功能并不直接關聯,甲狀腺腫不一定表示甲狀腺功能增加,而甲狀腺不大也并不能排除其功能亢進。
確實,缺碘和高碘都可能導致甲狀腺腫大。流行病學資料表明,缺碘和高碘時甲狀腺腫大率都會升高,在人群中當尿碘<45微克/日,甲狀腺腫大與尿碘成反比;當尿碘>1000微克/日,甲狀腺腫大與尿碘成正相關,呈U形曲線。
甲狀腺腫大還可由缺碘或高碘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如:青春期甲狀腺腫、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橋本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瘤等。因此,補碘因地域而異,因人而異建議能檢測尿碘。
專家談甲亢飲食易誘發甲狀腺腫大兩種食物
蘿卜與橘子易誘發甲狀腺腫大
蘿卜會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如果同時食用大量的橘子、蘋果、葡萄等水果,水果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經細菌分解后就會轉化為遏制甲狀腺作用的硫氰酸,進而誘發甲狀腺腫大。
牛奶與巧克力易發生腹瀉
牛奶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巧克力則含草酸,若二者混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鈣會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成一種不溶于水的草酸鈣,食用后不但不吸收,還會發生腹瀉、頭發干枯等癥狀,影響生長發育。
水果與海鮮不容易消化
吃海鮮的同時,若再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因為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遇到水產品中的蛋白質,會沉淀凝固,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質。人們吃海鮮后,應間隔4小時以上再吃這類水果。
菠菜與豆腐易患結石癥
豆腐里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而菠菜中則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淀物不能被人體吸收,不僅影響人體吸收鈣質,而且還容易患結石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