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日常飲食的調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還應該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精神緊張、過度疲勞、關節損傷、感染等因素均會誘發痛風急性發作。痛風起病突然,多數痛風患者會在半夜因突發關節劇痛而驚醒,有部分患者還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
飲食上有所禁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類是豆制品,二類是酒,三類是動物內臟,四類是海鮮,具體主要是一些高嘌呤食物如:青魚、鯡魚、鮭魚、魚等,牛、羊、雞肉類,蝦、蟹及蔬菜中的蘆筍、菜花、四季豆、菜豆、菠菜、蘑菇、花生等。
控制攝入含嘌呤的食品。患者以肥胖者居多,因此必須控制飲食,降低體重。適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以減輕腎臟排泄蛋白質代謝產物的負擔。本病系嘌呤代謝紊亂所致,故每個患者應熟知各種食物中所含嘌呤的多少。在痛風的急性發作期應選基本不含嘌呤的低脂食物。慢性期和無癥狀期可適當地放寬限制。
痛風的五個等級
五級疼痛:疼痛劇烈,躺在床上直不起腰,一動就痛。
四級疼痛:疼痛很強烈,下半身癱瘓,上半身忍痛可以活動一下。
三級疼痛:很疼,但是扶著桌子可以走路。
二級疼痛:較疼,走路的時候感覺不舒服。
一級疼痛:輕微疼痛,對日常生活沒什么影響。
預防痛風發作的要點
1.要節制飲食,避免大量進食高嘌呤食物,嚴格戒酒,少喝碳酸飲料。
2.多飲水,可促進尿酸排出。
3.防止肥胖。
4.保持精神愉快,因為精神緊張、失眠,也會增加痛風急性發作的概率。
5.避免過度勞累。
6.避免關節局部受潮、受涼,吹空調、天氣突變等都會導致關節受涼、受潮,引發痛風急性發作。
7.平時要注意保護關節,避免關節局部扭傷。
8.不宜使用遏制尿酸排出的藥物,如氫氯噻嗪、呋塞米等。
9.接受藥物治療以降低血尿酸,并積極防治并發癥。
10.接受定期隨訪和定期復查血尿酸。
11.繼發性痛風的預防主要是積極治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慢性腎病等原發病。
控制總熱量
痛風與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等疾病關系密切,因此應限制熱量,減輕體重建議能使自己的體重低于理想體重10% ~ 15%。
痛風患者的熱量攝入需根據情況而定,休息時每日所需的熱量按照每千克體重84~105干焦攝入,體力勞動時每日所需熱量按照每干克體重126-167干焦攝入,對于肥胖或者超重的患者,需要采取低熱量飲食,按照每千克體重42-84干焦攝入,不可過多吃零食,也不可每餐吃得過多、過飽。
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
可根據體重,按照比例來攝取,1千克體重應攝取0.8~1克的蛋白質,并以牛奶、**為主。如果是瘦肉、雞鴨肉等,應該煮沸后去湯食用,避免吃燉肉或鹵肉。
限制脂肪的攝入量
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因此痛風患者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0%~ 25%,注意應以植物油為主,少吃動物脂肪。在烹調肉時,應先用水焯一下 撈出,肉中的嘌呤可部分排出,可以降低肉食中的嘌呤量。
少吃高嘌呤食物
根據不同的病情來決定膳食中的嘌呤含量,痛風急性發作時,每天嘌呤量應控制在150毫克以下,以免增加外源性嘌呤的攝入量。間歇期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如肝、腰、胰、沙丁魚、鳳尾魚、鰓魚、鯖魚、肉汁、小蝦、肉湯、扁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