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腫常是心臟病,肝病,腎病 ,內分泌等疾病的信號,但有些浮腫并非是疾病的表現,而是一種生理反應. 特發性浮腫 有些20至40歲的女性,早晨起床后,眼瞼及顏面常出現輕度浮腫,下肢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繃感.隨著活動,逐漸減輕消退.多數學者認為與神經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反應性浮腫 有些人特別是高溫作業或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者,受環境高溫的影響,皮膚血管擴散,體液滲透并積聚于皮下組織,常在手,足等處發生浮腫.夏天過后,則自行消退.但每夏必發,反復多年. 體位性浮腫 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淤積造成浮腫,改變體位后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 經前期浮腫 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浮腫,以及煩躁,失眠,疲乏,頭痛等癥狀.月經來潮時,浮腫及其他癥狀可逐漸消退. 藥物性浮腫 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睪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硫脲,甘草等藥物,可導致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藥后浮腫會逐漸消退. 對上述浮腫不必擔心,更不必亂用藥.但如果是疾病所致浮腫,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浮腫常常是某些疾病的信號.心臟病,肝病,腎病,內分泌疾病及某些營養不良性疾病等,都可能出現浮腫癥狀,一般情況下應該到醫院去就診.但有些浮腫是一種生理反應,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