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鼻炎的治療。
時間:
2013-11-20 11:12
來源: 求醫網
恢復鼻腔通氣功能,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治療措施。
(1)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認真找出全身或局部的病因,及時給予治療,同時還須注意保護環境、改善勞動條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2)局部治療:
① 鼻腔分泌物粘稠者,可用9%的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以免分泌物久積而發生
感染。
② 應用
血管收縮劑滴鼻:通常可用0.5%~1%的麻黃素生理鹽水,也可用滴鼻凈,但可引起藥物性鼻炎而加重鼻塞,故須斟酌。
③ 封閉療法:可用0.25%~0.5%普魯卡因作迎香、鼻通穴位封閉,亦可做鼻堤或下鼻甲前端
粘膜下注射,每次1~1.5ml,隔日1次,5次為一療程。
(3)
中醫藥辨證論治:中醫學稱本病為“鼻窒”,認為其病情屬肺經蘊熱和肺脾氣虛。其證治如下:①肺經蘊熱證:鼻塞時輕時重,或呈交替性堵塞,涕黃粘,量少,鼻氣熾熱,鼻甲腫脹,收縮反應好,鼻道內有黃粘涕;舌紅苔黃脈數。治宜清宣肺熱,活血通竅。方用黃芩湯合蒼耳子散加味:黃芩30g,白術10g,桑白皮15g,梔子15g,連翹12g,淡豆豉10g,赤芍15g,桔梗10g,薄荷10g,荊芥12g,辛夷15g,白芷15g,地骨皮15g,甘草3g。水煎內服。②肺脾氣虛證:鼻塞時輕時重或交替性發作,流涕白粘,或清稀,遇風冷加重。檢查可見鼻腔粘膜淡白或淡紅腫脹,鼻甲肥大,嗅覺減退,可伴見頭暈、惡風,易感冒;舌淡苔白脈細。治宜補益肺脾,散寒通竅。方用補中益氣湯合蒼耳子散加減:黃芪30g,黨參15g,白術12g,當歸12g,柴胡10g,升麻10g,陳皮12g,茯苓20g,桂枝10g,蒼耳子10g,辛夷10 g,白芷20g,薄荷12g,桔梗10g,甘草6g。水煎內服。外用鼻炎靈滴鼻劑(見問題108中)滴鼻,每次2滴,每日3次。還可用鵝不食草50g,樟腦6g,共研細面,瓶裝密封,用時用藥棉裹之塞鼻,每日換藥1次。
(4)針刺:取迎香、合谷、上星穴;頭痛配風池、太陽、印堂,中等刺激,留針15分,每日或隔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