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工作生活壓力大,人們常常會因為工作過度繁重引起過度疲勞,而長時間得不到休息會導致人的神經系統緊繃。偶爾為之,可能沒有太大的危害,但是長期如此,就可能會導致神經衰弱。那么,我們對神經衰弱了解多少呢?
神經衰弱是指大腦由于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從而產生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勞,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頭痛等,伴有各種軀體不適等癥狀,病程遷延,癥狀時輕時重,病情波動常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大多數病例發病于16-40歲之間,兩性發病數無明顯差異。從事腦力勞動者占多數。本病如處理不當可遷延達數年甚或數十年。如遇新的精神因素或休息不足,癥狀可重現或加劇。但經精神科或心理科醫生積極、及時治療,指導病人消除病因,正確對待疾病,本病可達緩解或治愈,預后一般良好。
患有神經衰弱的人且不可諱疾忌醫,如果自我調理不好,一定要及時求助于醫務人員,避免病情擴大化、嚴重化,進而引發其他的軀體精神病癥。另外,治療神經衰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自我有正確的認識,做事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力而為,且不可與自己為難,增加自己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