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何玉俠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何玉俠大夫個人網站 > 卵巢性不孕的四大常見原因

卵巢性不孕的四大常見原因

時間: 2013-07-02 12:20   來源: 求醫網

  卵巢功能異常,不能對促性腺激素發生反應,并合成性激素,造成卵巢性激素水平低落,不發生周期性變化而導致無排卵。

  卵巢性不孕的四大常見原因如下:

  (1)特納綜合征與單純性腺發育不全:

  染色體異常性疾病,均以原發性閉經為主要臨床表現,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可采用他人特需通過體外授精胚胎移植技術獲得妊娠

  (2)卵巢早衰與卵巢對抗綜合征:

  發生在40歲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高促性腺激素性閉經稱為卵巢早衰,約占原發閉經的20%~28%左右,繼發閉經的4%~20%。原發性閉經或30歲以前繼發性閉經的婦女,內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內有正常卵泡存在,但對大劑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應者,稱為卵巢不敏感綜合征或卵巢對抗性綜合征。二者的病因尚不清楚,均表現為閉經、無排卵。

  對希望生育的POF患者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子特需使其妊娠都已有成功的報告。為預防因長期閉經所導致的骨質疏松癥和生殖器官萎縮,應及時進行激素補充療法。

  (3)多囊卵巢綜合征

  常表現為閉經或月經稀發,長期無排卵,雄激素過多,雌激素無周期性波動。是目前無排卵性不孕的一個主要原因。

  (4)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

  正常月經周期或藥物促排卵周期,卵巢有卵泡發育成優勢卵泡,但到排卵期LH峰后48h卯泡不消失或維持生長,維持存在數天,顆粒細胞已發生黃素化而卵泡未破裂。LUFS的基礎體溫(BBT)、宮頸粘度及子宮內膜的變化等均與正常排卵相似,給人以排卵假象,是不孕癥的原因之一,也是克羅米酚促排卵妊娠率低的原因之一。文獻報告LUFS的發生率在31.8%~2.9%,明顯高于自然周期的10%。B超監測卵泡不破裂或增大,卵泡內出現光點,多在下次月經前消失。如果行腹腔鏡檢查則看不到排卵孔。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