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樓醫院癲癇醫院是國家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院,省市醫保定點醫院,是一家以高標準服務為起點,高科技醫療項目為重點,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 [ 詳細 ]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鄒德棠
時間:2014-06-24 16:30來源:求醫網
鄒德棠,現任福州鼓樓醫院癲癇科主任醫師,從事癲癇等神經內科疾病研究和治療工作已有30年,擁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主要研究兒童、男性、女性癲癇疾病的分類特點與診療重點,診治過癲癇大發作、植物神經性發作、感覺性發作、兒童痙攣癥等常見、多發的神經內科疾病。
“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懈學習的達人
鄒教授雖有長達30年的行醫經驗,但他一直在醫學的知識海洋里不斷學習,以達到更高的境界,為更多的患者更快地造福是他的夙愿。
白天,患者和醫護人員們看到的是鄒教授忙碌的身影,聽到的是鄒教授親切誠懇的話語,感受到的是鄒教授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到了下班時間,經常還能在醫院看到他坐在辦公桌前認真研究醫學書籍的情景。有人問起鄒教授為何到達了今天的地位,卻還要像個新人一樣總在看書學習時,他總愛引用唐代優秀醫學家——孫思邈的格言: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他說,醫學的知識本身就是永遠也學不盡的,況且醫學再進步,也無法跟上新病種的腳步,所以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學習,才能保證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能沉著、正確地應對。
除了研讀醫學書籍,鄒教授還會積極參加各種醫學屆的研討會,在和各方醫學優秀人才的交流中學習更多、更深入的知識。最可貴的是,鄒教授不但自己潛心學習,還非常樂意與其他醫師交流合作。他會定期組織癲癇科的醫師一起學習,把自己所學分享出來,也會鼓勵其他醫師一齊分享,就在這樣積極的學習氛圍下,福州鼓樓醫院癲癇科日益成為一個學術高、醫術高的團隊。
“醫以濟世,術貴乎精”——鉆研療法的學者
鄒教授常教導后輩們:學習醫學是為了拯救世人,而醫術最值得珍貴的是能夠精專于醫術。醫術并不僅僅指書本上的,更在于實踐當中,而鄒教授對治療方面學術的研究恰恰就是這樣。當一天忙碌的工作結束后,他會趁著記憶還清晰的時候,立即將當天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得到的收獲記錄下來,歸納成點,以備后用。最令人敬佩的是,鄒教授會特別細心地查看為患者構建的個人檔案,耐心研究每一條跟蹤記錄,看看患者的病情特點,采取某種療法后病情變化如何,從而判斷出療法是否適合某一種類型的病情。
真正有效的好療法,不是優秀,不是優秀,而是真正適合患者個人的,這也是鄒教授長年堅持鉆研療法、研究檔案的動力。
“見彼苦惱,若己有之 ”——視患如親的好人
亂治療、開貴藥、拿回扣、收紅包的庸醫屢見不鮮的現狀讓太多患者傷了身,也傷了心,讓人產生了一種“天下醫生一般黑”的錯覺,但是只要接觸過鄒德棠教授的人,都不會產生那樣的想法。
在給患者列檢查項目和藥單的時候,鄒教授會習慣性地考慮到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以及家境等因素,盡量把不必要的檢查項目省去,把價位低效果好的藥開給患者。每逢醫院開展了與癲癇有關的惠民援助時,鄒教授還會不厭其煩地提醒前來問診的患者。至今,福州鼓樓醫院還流傳了關于鄒教授的一段“佳話”:有一位中年病人患有精神運動性癲癇多年,來問診的時候鄒教授察覺出該患者面露難色、欲言又止的樣子,詢問下得知他因為自己的病經常發作,單位借此辭退了他,失業的他生活拮據,上有老下有小,且沒有醫保,實在負擔不起治療費用。平時省吃儉用的鄒教授聽到這里,立即從包里取出600元遞給該患者,并叮囑他一定要及時治療,治療費用他想辦法解決。這,就是鄒教授,總把患者的苦惱當做自己的,盡心盡力地給予幫助其重獲健康人生。
鄒德棠教授一直秉承著“大醫精誠”的精神,力爭使每一位癲癇患者擺脫痛苦,過上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