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軍都醫院在二十多年的建院歷史當中,現在,醫院已經發展成為了以癲癇科為核心優勢醫療科室,同時兼顧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的一體化特色綜合性... [ 詳細 ]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共同關注癲癇兒童
時間:2014-06-26 14:10來源:求醫網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近日報道:兒童異常舉動要注意,提醒廣大家長們不要忽視孩子的細微舉動,并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癲癇兒童,重視兒童癲癇治療。兒童癲癇是一種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疾病,但是如果能夠早期治療就不會影響孩子以后的生活。但很多家長忽視了孩子身上微小的異常現象而延誤了治療,通常是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之下,這樣往往會造成一個難以挽回的后果。
兒童癲癇須重視異常舉動要注意
【央視報道事件回顧】:15歲的小光曾有著快樂的童年,不幸的是8歲那年,他開始出現了一種異常的表現。某天在家寫作業時,拿著筆的那只手突然沒有任何征兆的就一直提著放不下來,父母看著這樣的情景,起初也沒怎么在意,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之后又連續出現了幾次這樣的狀況,小光的父母不得不引起重視,于是便帶著小光到醫院檢查,醫生確診為癲癇。為何這樣一個細微的異常舉動,就引起癲癇了呢?
為此記者采訪了濟南軍都醫院癲癇首席專家劉志江,劉志江主任解析,癲癇是由大腦皮層神經元的一過性的放電而引起的,它的部位不同,放電位置不一樣,那么臨床表現形式也不一樣。如果他發病擴展范圍比較廣泛,影響到他的大腦網狀系統,那么這個病人的意識就喪失了。一般來講像小光這樣的動作往往是伴有意識的水平下降。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精神注意力下降,看著也不是那么精神,那么各位家長就需要引起注意和重視了。
及早發現不要耽誤治療較好時機
據有關資料統計:癲癇病有兩個發病年齡高峰,一個是兒童,另外一個是老年人。兒童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原因,比如圍產期保健不到位、感染或出生時的難產、窒息等造成癲癇。還有,嬰幼兒如發燒、患過感染性疾病、腦炎或者磕碰、腦外傷,都是致癲的因素,還有較少的患者是由家族遺傳造成的。
嬰幼兒最大的特點是腦發育,腦發育不停。因為在三歲左右他大腦功能、半球功能基本相對穩定了,容積在不停地長大,基本上在六歲,已經是接成人的90%的容積了。9歲的時候,基本上跟正常人成人腦容積很接近了。兒童癲癇因為表現不同,很多家長往往以為是孩子多了什么壞毛病,不僅容易冤枉了孩子,更重要的是耽誤了看病的較好時機。
及早治療不要影響孩子成長發育
根據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癲癇的患病率是千分之七,我國有超過900萬癲癇患者,全球研究報告,發作性疾病占兒童的發生率的1~2%,它可能導致腦功能障礙和生活質量下降,臨床和基礎醫學已經證實,活動性癲癇會遏制腦發育,由此給孩子和家庭都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孩子是能夠回到正常生活的,大腦也是能夠正常發育的,那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就都不會受影響。一旦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結束后,腦再生修復的能力下降了,所以這個時候治療就晚了。
療法推薦:SNRC國際超導神經調控修復技術
濟南軍都醫院為了廣大癲癇患者的健康,從國外**引進了目前癲癇治療的最新方法——“SNRC國際超導神經調控修復技術”,該技術成功的打破了癲癇不可治愈的瓶頸。多年來通過研究發現,治愈癲癇的關鍵是“星形膠質細胞”;SNRC國際超導神經調控修復技術通過調控修復“星形膠質細胞”,使其不斷的自我更新、遷移和分化補充丟失或受損的神經細胞,促使大腦神經元細胞功能恢復正常。
截至2012年,SNRC國際超導神經調控修復技術推廣運用以來,已經治愈了將近63896位癲癇患者,治愈率更是高達99.7%。其特有的分型、分性診療康復方案更是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濟南軍都醫院的主任醫師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預后進行系統、客觀評估,再根據不同患者不同病因和分類、分型、分性、分期制定全方位的癲癇康復方案,徹底杜絕癲癇的再次復發。
濟南軍都醫院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都是我國癲癇病學術交流的中心機構,無論國內組織的高端學術交流會議,還是我國同亞太、國際上的學術、技術交流合作,醫院都承擔著交流中樞的重要角色,也因此被國家衛生部門設定為“國際癲癇病學交流中心”。
濟南軍都醫院充分發揮了自己作為學術交流中樞的優勢,吸引國內各方的先進成熟的醫學理論和技術,同時學習國際高端醫學領域的建設方針和學術規劃標準,提升自身的醫資力量并向國際癲癇病高端醫學范疇看齊,正是因為濟南軍都醫院齊集了百家之長處,加上自身在癲癇病學術研究及臨床治療方面多年的累計,最終成就了其國內癲癇醫學“領航者”的地位。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是,醫院聯合國內神經生理研究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學術中心所研究的癲癇病臨床治療重大突破性技術“SNRC-國際超導神經調控修復技術”一舉攻克了困擾醫學界一個多世紀的癲癇難題,實現了臨床上癲癇病從“只能控制發作”到“徹底治愈并且實現遏制復發”的轉變。如今,該項技術不僅在國內國內得到大力的臨床推廣,更在全球32個國家的168家臨床醫學機構實現了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