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廣慈醫院神經內科是在國家發改委、浙江省衛生廳的授權下建立的一所以集精神疾病科研和綜合診療為特色的公益性醫療機構,...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溫州廣慈醫院神經內科 > 醫院動態 > 專家解析“地震后自殺現象”
專家解析“地震后自殺現象”
時間:2014-12-31 13:55來源:求醫網
5.12地震已經過去多年了,可有這么一些人,在地震中幸運的存活下來,卻在地震后那么多個日夜后,相繼自殺。很多人無法理解這樣的現象。這樣的現象就是心理專家所預言的“震后自殺潮”嗎?怎么會有如此奇怪的現象?面對這樣可怕的事件,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身邊有這樣相似經歷的親友,我們又該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地震的陰影,重獲“新生”?為此,記者走訪了溫州廣慈醫院。
駭人聽聞的震后自殺現象
“董玉飛同志已走了,說不清楚他的放棄是輕率還是無奈、是好還是壞。但我還是堅信‘活著真好'.一些稀疏的帖子在網絡逐漸流傳開來,大家都在講述一個難過、痛心的事實:10月3日,北川縣委農辦主任董玉飛在暫住地自殺身亡。董玉飛是北川災后首例輕生的政府官員。
羅桂瓊活過了”5/12“地震,卻沒有活過”心靈余震“.10月18日,59歲的都江堰受災傷員羅桂瓊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自殺身亡。令人震驚的是,她首次自殺所采取的方式,與震后自殺的第一位官員--北川縣農辦主任董玉飛,完全相同,都是”繩套床柱“.
解剖震后自殺心理
地震后產生的心理疾病,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創傷后應激性心理障礙“.在地震后幾個月才出現的心理問題,也歸為應激后心理創傷障礙。這是由于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的損失,不少人在一瞬間喪失了親人,也在一瞬間就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和畢生的財產。這樣巨大的神經創傷是不可能在一時就被抹去的。很多人有可能在震后的幾天甚至幾小時就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后心理障礙,也有很多人在地震后的幾個月甚至幾年發生這樣的心理障礙,這是不可能用具體的某段時間來歸結為”震后5個月最容易出現自殺潮“,這樣的說法有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