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水潭醫院是一家王府花園式醫院。這里曾是元代大運河終點上檣帆林立的碼頭——“積水潭港”,也是清朝延續了二百年的“棍貝子府”。
<... [ 詳細 ]積水潭醫院機修組張志誠干一行愛一行
時間:2013-02-19 11:20來源:求醫網
機修組是總務處的重點工作崗位之一,張志誠同志現擔任機修組的班長、高級技工。在工作中,他帶領著班組員工,能夠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為醫療一線服務”的思想,認真對待每一項維修工作任務。多次得到醫療第一線及患者的一致好評。
2007年9月28日下午,我院創傷急診里一個驚心動魄的受傷場面使在場的醫務人員震驚。一個沾滿泥土的旋耕犁組片深深扎入傷者的右小腿,左小退也插入一塊離斷的梨片的病人。如果不馬上取下旋耕犁,病人就無法手術!護士迅速撥打了機修組電話,班長張志誠和徐世生二位師傅馬上來到了現場。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旋耕,研究了旋耕犁的構造后,他們發現只能搶行破拆才能使病人右腿和旋耕梨分離。他們當機立斷,決定采用電動砂輪鋸。在僅剩1厘米厚時,為了將患肢傷害減輕再減輕,兩人采用了手工拉鋸。在用純7根短鋸、歷時35分鐘后,隨著一聲脆響,病人的右腿終于與機器分離了,滿頭大汗的二位師傅終于松了口氣。
2011年2月13日中午,總務處接到院總值班通知,急診室來了一位手腕骨折急需手術的病人。當手術室大夫給病人手術時發現,由于骨折手腕腫脹,手腕上的手鐲卻摘不下來,無法手術。總務處書記朱存亮,馬上通知班長張志誠,而這一天正好是星期六休息。他二話沒說,馬上來到醫院,拿上工具就直奔急診室。看到病人的痛苦,張志誠心里也非常著急,想盡了各種辦法,力爭既能讓病人順利手術,又能把手鐲保下來,但是由于病人手腕腫脹厲害,手鐲還是不能從病人手上取下。在和病人家屬商量之后,張師傅打碎了手鐲,病人最終順利的進行了手術。
干一行,愛一行。張志誠師傅刻苦鉆研服務,保質保量地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工作貢獻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