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同名湖北省人民醫院,也為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地處武漢長江南岸... [ 詳細 ]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世界精神衛生日:我院專家呼吁莫讓老人“空”“悲”“怯”
時間:2012-10-23 13:48來源:求醫網
退休與空巢成老人精神健康殺手
退休前,忙碌、電話、會議、應酬是生活的主旋律,累雖累點,但老人過得充實,樂得如此,即使子女不在身邊也不會覺得太寂寞。而當一切光環褪去,整日無所事事后,老人原本飽滿的生活熱情變得無處釋放,只能靠看電視度日,倍感無聊的同時還會產生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和否定。此時,若老人自身性格較內向,子孫不在身邊或親友離世,老人患有焦慮癥和抑郁癥的可能性就更大。
“今天就有兩個因為退休而患上焦慮癥和抑郁癥的老人入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教授朱志先昨天告訴記者,除了身體疾病和正常衰老外,退休和空巢也是摧殘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兩大殺手。
被診斷為焦慮癥的王先生今年58歲,五年前退休。退休前,他是位小的行政領導,成日的工作、電話、應酬,累雖累點,但也充實。退休后他倍感寂寞無聊,一年后便出現了失眠、渾身莫名疼痛等癥狀,這讓他坐立不安,嚴重的時候常常疼得在地上打滾。
被診斷為抑郁癥的吳女士今年65歲,4年前老伴去世后,她便閉門不出,時常感到緊張焦慮,總擔心生活中會有重大變故發生。平日里,她總是不言不語,悶悶不樂,若有人主動與她交流,她就會煩躁不安,莫名的發脾氣和摔東西。近兩年,她的食欲、體力和體重都下降得十分明顯,從起初的130斤下降到了80斤,睡眠狀況也是每況愈下,常常早晨3點就醒了,讓家人心疼不已。
抑郁、焦慮為老人常發疾病
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2010年第六次國內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國內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達1.78億人,占總人口的13.26%。國際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嚴重威脅老年人身心健康,其中主要為老年期癡呆和抑郁癥。
朱志先介紹,老年人精神衛生問題的發病率很高,抑郁癥和焦慮癥為老年人的常發疾病。年輕人患有類似疾病時會情緒低落,老年人則不同,除情緒癥狀明顯外,身體不適更是突出表現。老年人在感到身體不適時,往往會忽略患有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僅進行常規身體檢查,“檢查結果的正常與身體不適的折磨越發刺激老人的疑病心理和焦慮狀態,慢慢的,對事物的興趣減退了,疲乏和睡眠障礙也都來了,若長期得不到重視還會引發老年性抑郁,嚴重影響老年人‘安樂幸福享晚年’。”
各方攜手 莫讓老人“空”“悲”“怯”
“消除老人因子女不在身邊帶來的空虛寂寞感、空有一身本領卻無處施展的悲傷失落感以及自理能力降低擔心無法再“光鮮”融入社會的怯弱感,需要大家和醫生一起共同努力。”
朱志先指出,老齡是人生經歷的最終階段,生理和心理特點都與青壯年不同。老年人自身一是要調整心態,積極應對老齡伴隨的身心改變,定期進行體檢;二是注重規律性的生活,勤于鍛煉身體;三是要轉變生活軌道,學習新的知識和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及人生目標;四是多與人交往,積極參加社會集體活動,建立新的人際交往圈,參加老年大學或是小的舞蹈書畫團體都是不錯的選擇。
退休、空巢、軀體疾病、衰老、婚姻變故、子女關系等,均會對老年人的精神狀態帶來影響。家人要多留心老人的情緒變化,不要讓他們突然脫離熟悉的生活環境,還可學習一些精神、心理疾病的相關知識,以便老人身體和情緒的異常變化,妥善應對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