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與美國世界健康... [ 詳細 ]
出停診公告更多>
近期停診信息
兒童保健科:章依文 2015-07-07至2015-07-07 下午 特需 停診
兒童保健科:江帆 2015-07-08至2015-07-08 下午 特需 停診
耳鼻咽喉科:陳潔 2015-07-06至2015-07-06 下午 特需 停診
耳鼻咽喉科:陳潔 2015-07-09至2015-07-09 上午 停診
耳鼻咽喉科:陳潔 2015-07-13至2015-07-13 下午 特需 停診
耳鼻咽喉科:陳潔 2015-07-20至2015-07-20 下午 特需 停診
耳鼻咽喉科:喬藝 2015-07-14至2015-07-14 下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7-07至2015-07-07 下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7-14至2015-07-14 下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8-10至2015-08-10 上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8-11至2015-08-11 下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8-17至2015-08-17 上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8-18至2015-08-18 下午 停診
骨科:蔡海清 2015-07-03至2015-07-03 上午 特需 停診
骨科:葛翼華 2015-07-17至2015-07-17 下午 停診
骨科:王志剛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專科 停診
免疫科:金燕樑 2015-07-10至2015-07-10 上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賀影忠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停診
神經內科:劉曉青 2015-07-06至2015-07-06 全天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7-17至2015-07-17 下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11至2015-08-11 下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14至2015-08-14 全天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18至2015-08-18 下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21至2015-08-21 全天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25至2015-08-25 下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28至2015-08-28 全天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9-01至2015-09-01 下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9-04至2015-09-04 全天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許燮萍 2015-07-07至2015-07-07 上午 特需 停診
特診科:趙醴 2015-07-03至2015-07-03 上午 停診
小兒呼吸科:王薇 2015-07-23至2015-07-23 上午 特需 停診
小兒呼吸科:王薇 2015-07-24至2015-07-24 上午 停診
小兒呼吸科:王薇 2015-07-27至2015-07-27 上午 停診
小兒呼吸科:王薇 2015-07-28至2015-07-28 上午 特需 停診
小兒呼吸科:殷勇 2015-07-10至2015-07-10 全天 特需 停診,由張皓替診
小兒呼吸科:張靜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停診,由張磊替診
小兒呼吸科:張靜 2015-07-10至2015-07-10 下午 停診,由張磊替診
小兒呼吸科:張磊 2015-07-06至2015-07-06 下午 停診,由張靜替診
小兒泌尿外科:孫杰 2015-07-07至2015-07-07 下午 停診,改為上午出診
小兒消化科:張斌 2015-07-15至2015-07-15 下午 停診
小兒消化科:張斌 2015-07-27至2015-07-27 下午 停診
新生兒科:郭薇薇 2015-07-04至2015-07-04 上午 特需 停診
新生兒科:郭薇薇 2015-07-11至2015-07-11 上午 特需 停診
血液腫瘤科:潘慈 2015-07-24至2015-07-24 下午 特需 停診
眼科:渠繼芳 2015-07-10至2015-07-10 下午 停診
眼科:渠繼芳 2015-07-15至2015-07-15 下午 停診
眼科:渠繼芳 2015-07-17至2015-07-17 下午 停診
整形外科:王丹茹 2015-07-06至2015-07-06 下午 停診
綜合內科:許燮萍 2015-07-04至2015-07-04 全天 停診
綜合內科:楊培蓉 2015-07-08至2015-07-08 上午 停診
綜合內科:李璧如 2015-07-16至2015-07-16 上午 特需 停診
綜合內科:錢娟 2015-07-17至2015-07-17 上午 停診
綜合內科:任宏 2015-07-14至2015-07-14 下午 停診
綜合內科:任宏 2015-07-15至2015-07-15 下午 停診
綜合內科:張汝慧 2015-07-03至2015-07-03 全天 停診
綜合內科:張汝慧 2015-07-06至2015-07-06 全天 停診
綜合內科:張汝慧 2015-07-07至2015-07-07 全天 停診
綜合內科:張汝慧 2015-07-09至2015-07-09 全天 停診
長期停診信息
感染科:羅麗娟 2015-03-04 起長期停診
小兒康復科:任曉東 2014-08-01 起長期停診
小兒泌尿外科:劉國華 2015-05-09至2015-07-12 上午 特需 停診
心內科:郭穎 2015-05-10至2015-08-08 停診
心胸外科:丁文祥 2015-05-29至2015-10-08 上午 特需 停診
新生兒科:葉秀霞 2014-10-10 起長期停診
綜合內科:倪健兒 2015-05-15起暫停門診
綜合內科:步軍 2015-07-01起暫停門診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解放日報】“不務正業”的護理學“發明達人”
時間:2012-10-23 19:43來源:求醫網
在護理班60多個學生中,馬圣念被認為是“異類”,有人開玩笑說他“不務正業”。他學習成績只是中等,卻是少數能在四年里申請到兩項專利的醫科生,而且他手中的“專利點”還有不少。
發明防止空瓶輸液回血的浮球,發明安全拔除廢棄針頭的“漏斗”,他為護理學新教材配的漫畫插圖近日也已定稿,上半年即將出版。不論在大學課堂上、實習醫院里,還是在新的醫護崗位上,這個上海交大醫學院畢業生時時處處都帶著小發明、小創造的沖動。
化簡死記硬背
馬圣念讀醫,是緣于喜歡動物。小時候,家里人常帶他去動物園、博物館,不給他什么學習壓力。甚至高考前夕,這個七寶中學的高三生還在抓蝌蚪、養蝌蚪。馬圣念懷念中學里的生物課,以及生物興趣小組,對奇妙的生命過程充滿興趣。同時,他也算一個愛心人士,不僅是動物保護組織的**者,去過西部拯救黑熊、培訓 “醫護犬”,還是國家注冊救生員,每年暑假都去游泳館兼職。
就讀醫學院后,馬圣念的個人趣味沒有被繁重的學業淹沒,剛進大學就在首屆交大醫學院創意T恤設計大賽上獲得較好設計獎。漸漸地,馬圣念開始對一些教材“有意見”了。在上護理課時,他發現整本教材幾乎沒有圖片,所有護理操作過程都是用 “表格+文字”的形式來記錄,沒什么創意。
最怕死記硬背的他,開始想方設法化繁為簡。為什么不能用連環畫一樣的“格子漫畫”來演示護士操作步驟呢?這一“奇想”得到導師桑未心的支持。桑老師正在主編的《新版護理學基礎》采納了小馬的卡通版圖示。馬圣念就八九種常用操作畫出草圖,并請一位在滬工作的迪士尼畫師電腦制圖。
歷經一年,這幾十幅簡潔明快的“格子畫”終于入書,今年高教版的護理學教材將令人耳目一新。在馬圣念看來,這樣讀圖記憶,既有趣味性,又有科學性,比過去反復記誦輕松多了。“盡管有時也為設計圖樣熬夜,但比考試復習開心多了。”
改變一成不變
護理工作不是一份輕松的工作,馬圣念在交大醫學院實習期間就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輸液室里,眾多病人同時輸液,有時幾個人的輸液瓶都將輸空,一起打鈴呼喊護士。于是,有的護士分身無術、顧此失彼,一些病人就會出現空輸回血。還有些時候,在注射室里,成堆的廢棄注射器需要處理,銳利的針頭必須先和針筒分離,才能收入銳器回收容器中。護士稍有不慎,拔出針頭時就會刺傷手部,面臨感染風險。
或許是由于從小養成的一種批判性思維,馬圣念總在心里對一些慣常做法提出 “異議”。他常常自問,這樣的護理流程能不能改得更簡化、更舒服,工作量和風險性是不是可以因此減少?
這個護理實習生開始改變一成不變的東西。他在網上看到有些衛浴設備中帶有球體,可以塞住浴缸的下水口。由此,他設法在連接輸液管的那段“透明艙”內也加入一個小浮球。正常輸液時浮球浮于液面之上,而當輸液將盡時,浮球便自然下沉,正好堵住輸液管接口,避免空氣進入,也就防止了回血。
與此同時,他在學習心臟生理結構圖時,從心臟瓣膜的單向性聯想到了注射針頭的處理方式。他設計了一個狀如漏斗的裝置,“漏斗”的小入口是一個“8字口”,“8”的上圈口徑大于針頭直徑,“8”的下圈口徑則小于針頭直徑。這樣一來,護士只需將帶針頭的針筒插入“漏斗”,讓針頭從上圈移入下圈,便能卡住針頭,順勢拔出針筒,而針頭則安全地落入“漏斗”下口所接的容器中。
這兩個簡單而實用的醫療器械小發明,先后入選上海交大、上海大學生、國家大學生創新性項目,在學校立項資助下獲得兩項專利權。
玩起交叉創新
馬圣念戴黑框眼鏡,卻絕不是個書呆子。身邊同學們感覺他“有點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老愛跑出學院、跳出醫院,跟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出各式各樣的點子。為了讓自己的專利從創想變為現實,他在導師的指點和幫助下,從市區到郊區幾乎訪遍了相關人士:上海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副會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處長,3M國內公司醫療研發部主管,民營醫用塑料企業銷售部經理……法律是否適用、審批能否通過,模具如何制作、材料如何選擇,市場有無需求、利潤會否實現,種種問題都向他們一一求教。好在,現在已有一家民企在洽談專利交易和轉化,另有一家外企計劃將專利小量試產。
現在,馬圣念“玩”起了更高層次的交叉創新。從醫學院畢業前,他手里還有一個交大“醫工結合”項目尚未完成,于是他留給了師弟來負責,今年就可以結題了。這個“病區內病人無線心電監護及報警系統”通過胸帶采集各個病人的心電脈沖,經由藍牙通訊手段發往監護室電腦屏幕,讓病人不再線路纏身、可以自由走動,也讓醫護人員不再疲于查房、可以一目了然。為此,馬圣念找來各路校友集體研發,不僅有臨床醫學、醫學工程的,還有機械動力學專業的。他們常去交大閔行校區的機器人研究中心搞試驗,將診斷儀器、軟件程序、無線設備等整合為一體。
如今,馬圣念已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護理部工作,他的腦子里又在快樂地孕育一項跨學科新發明。在與兒童重癥監護室醫務人員的合作中,他們準備發明一把能同時噴消毒水、吸口腔污液的“電動牙刷”,取代傳統的鹽水棉球口腔清理法。馬圣念在筆記本上畫著草圖說:“醫學要更新,不交叉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