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與美國世界健康... [ 詳細 ]
出停診公告更多>
近期停診信息
兒童保健科:章依文 2015-07-07至2015-07-07 下午 特需 停診
兒童保健科:江帆 2015-07-08至2015-07-08 下午 特需 停診
耳鼻咽喉科:陳潔 2015-07-06至2015-07-06 下午 特需 停診
耳鼻咽喉科:陳潔 2015-07-09至2015-07-09 上午 停診
耳鼻咽喉科:陳潔 2015-07-13至2015-07-13 下午 特需 停診
耳鼻咽喉科:陳潔 2015-07-20至2015-07-20 下午 特需 停診
耳鼻咽喉科:喬藝 2015-07-14至2015-07-14 下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7-07至2015-07-07 下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7-14至2015-07-14 下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8-10至2015-08-10 上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8-11至2015-08-11 下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8-17至2015-08-17 上午 停診
感染科:曹清 2015-08-18至2015-08-18 下午 停診
骨科:蔡海清 2015-07-03至2015-07-03 上午 特需 停診
骨科:葛翼華 2015-07-17至2015-07-17 下午 停診
骨科:王志剛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專科 停診
免疫科:金燕樑 2015-07-10至2015-07-10 上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賀影忠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停診
神經內科:劉曉青 2015-07-06至2015-07-06 全天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7-17至2015-07-17 下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11至2015-08-11 下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14至2015-08-14 全天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18至2015-08-18 下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21至2015-08-21 全天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25至2015-08-25 下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8-28至2015-08-28 全天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9-01至2015-09-01 下午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王治平 2015-09-04至2015-09-04 全天 特需 停診
神經內科:許燮萍 2015-07-07至2015-07-07 上午 特需 停診
特診科:趙醴 2015-07-03至2015-07-03 上午 停診
小兒呼吸科:王薇 2015-07-23至2015-07-23 上午 特需 停診
小兒呼吸科:王薇 2015-07-24至2015-07-24 上午 停診
小兒呼吸科:王薇 2015-07-27至2015-07-27 上午 停診
小兒呼吸科:王薇 2015-07-28至2015-07-28 上午 特需 停診
小兒呼吸科:殷勇 2015-07-10至2015-07-10 全天 特需 停診,由張皓替診
小兒呼吸科:張靜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停診,由張磊替診
小兒呼吸科:張靜 2015-07-10至2015-07-10 下午 停診,由張磊替診
小兒呼吸科:張磊 2015-07-06至2015-07-06 下午 停診,由張靜替診
小兒泌尿外科:孫杰 2015-07-07至2015-07-07 下午 停診,改為上午出診
小兒消化科:張斌 2015-07-15至2015-07-15 下午 停診
小兒消化科:張斌 2015-07-27至2015-07-27 下午 停診
新生兒科:郭薇薇 2015-07-04至2015-07-04 上午 特需 停診
新生兒科:郭薇薇 2015-07-11至2015-07-11 上午 特需 停診
血液腫瘤科:潘慈 2015-07-24至2015-07-24 下午 特需 停診
眼科:渠繼芳 2015-07-10至2015-07-10 下午 停診
眼科:渠繼芳 2015-07-15至2015-07-15 下午 停診
眼科:渠繼芳 2015-07-17至2015-07-17 下午 停診
整形外科:王丹茹 2015-07-06至2015-07-06 下午 停診
綜合內科:許燮萍 2015-07-04至2015-07-04 全天 停診
綜合內科:楊培蓉 2015-07-08至2015-07-08 上午 停診
綜合內科:李璧如 2015-07-16至2015-07-16 上午 特需 停診
綜合內科:錢娟 2015-07-17至2015-07-17 上午 停診
綜合內科:任宏 2015-07-14至2015-07-14 下午 停診
綜合內科:任宏 2015-07-15至2015-07-15 下午 停診
綜合內科:張汝慧 2015-07-03至2015-07-03 全天 停診
綜合內科:張汝慧 2015-07-06至2015-07-06 全天 停診
綜合內科:張汝慧 2015-07-07至2015-07-07 全天 停診
綜合內科:張汝慧 2015-07-09至2015-07-09 全天 停診
長期停診信息
感染科:羅麗娟 2015-03-04 起長期停診
小兒康復科:任曉東 2014-08-01 起長期停診
小兒泌尿外科:劉國華 2015-05-09至2015-07-12 上午 特需 停診
心內科:郭穎 2015-05-10至2015-08-08 停診
心胸外科:丁文祥 2015-05-29至2015-10-08 上午 特需 停診
新生兒科:葉秀霞 2014-10-10 起長期停診
綜合內科:倪健兒 2015-05-15起暫停門診
綜合內科:步軍 2015-07-01起暫停門診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護送“虎寶寶”平安入兔年【文匯報】
時間:2012-10-23 19:45來源:求醫網
昨天,葉莉在家匆匆吃完年夜飯,趕忙讓丈夫開車送她到醫院上班。那里,有一群“虎寶寶”正嗷嗷待哺,等待著他們生命中的第一頓年夜飯。
葉莉是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監護室(NICU)的護士,她和8位同事昨晚要照看65個虎年出生的弱小寶寶。奶,是“虎寶寶”們單獨的年夜飯品種,但吃法各有不同,不同的吃法對應著寶寶們眼下不同的身體狀況。
喂奶,全靠護士的精心
在3號病房29床,葉莉正用奶瓶喂一個寶寶。小家伙“咕嘟咕嘟”吃得很快,5分鐘喝掉了30毫升。“他就快出院了。”葉莉邊說話,邊麻利地給寶寶拍背,等喂完奶,葉莉小心地將寶寶重新包進棉被。
5床的寶寶吃得不太順利,護士周旭紅剛用奶瓶喂了幾口,監護儀就報警了:血氧飽和度下降。他是30周出生的早產兒,呼吸系統發育不良——食道一打開,就會遏制隔壁的氣道,寶寶因此呼吸困難而缺氧。周旭紅趕忙處理,用手指彈寶寶的腳掌:“有了痛覺,寶寶就會張嘴哭,呼吸也就好了。”但這么試著喂了幾次,總是不順。葉莉告訴周旭紅:“不要喂了,用鼻飼管吧。”這是用人工設置的通道,直接將奶送進胃里。
比5床寶寶更不妙的是19床的新生兒。寶寶被“禁食”了,只能靠靜脈導管,把含有脂肪等的營養液注入血管。
葉莉說:“吃,對這里的寶寶來說很危險,因為他們太小、太虛弱了,很容易窒息。”
大年夜,兒中心新生兒監護室比前些天清靜了許多,還住著65個寶寶。這里的核定床位是70張,但由于浦東地區有能力監護新生兒的醫療機構太少,寶寶們不斷被送來,最多時接近100個。不過,因為過年,這些天不少情況較好的寶寶已被家長接回了家。
新生兒監護室收治出生一個月以內的寶寶,很多是早產兒。這里對環境的潔凈度要求高,不允許家長陪伴。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只能在每周三、五聽取病情報告時,通過探頭看一看自己的寶寶;如果寶寶在重癥監護室,家長們見他們的機會就更少了。
葉莉負責的正是3號病房——重癥監護室1室。她說:“責任心是最重要的,寶寶們沒有父母陪伴,又不會言語,全靠我們觀察。”葉莉說,“在這里,最忌諱迷信監護儀,因為儀器是會出錯的,并不完全可靠。”
護士們人人練就了一整套觀察技能:看皮膚是否紅潤,一旦發紫、發白,就意味著缺氧;看胸廓是否能隨著寶寶的呼吸有節奏地擴張,如果擴張很淺,或是節奏紊亂,情況就有點不妙……
還有一招叫“擁抱反射”,護士們常常會拉起寶寶的雙手,然后迅速放開,如果寶寶在收回雙手時,下意識地在胸前抱一下,那他離出院的日子就不遠了。葉莉說:“有‘擁抱反射’的寶寶,手臂的肌肉發育好了,神經功能也逐漸正常了。”
環境,模擬媽媽的子宮
這里的環境是護士們特別布置的。什么樣的環境對新生兒或者早產寶寶較好?答案是:媽媽的子宮。因此,最優新生兒監護室的布置就要向“子宮”看齊。
在每一個寶寶身子底下,都是印著卡通圖案的特殊墊被——這是護士們自己設計、親手制作的。被子呈長方形,有一個橢圓形的“頭部”,把被子從四周反卷起來,就可以疊出一個中間低、四周高的“鳥巢”。早產兒躺在“鳥巢”,一舉手一抬足都能碰到墊被。新生兒監護室護士長楊江蘭說:“就像在子宮里一樣,胎兒越容易碰到東西,越有安全感。”
暖箱的溫度也仿照子宮,1000克以下的早產兒,暖箱溫度保持在34℃-36℃,1500克的寶寶可以待在32℃-34℃的環境里。“寶寶越小,環境溫度就越需要接近媽媽的體溫。”每一張小床的頂部還蓋了幾層棉布,遮擋光線,護士們講話也盡可能輕言細語,因為新生兒怕光、怕聲,容易受到驚嚇。
“雖然當過急診和外科的兒科護士,但直到進了新生兒監護室,才真正懂得了新生寶寶的需求。”葉莉有些懊惱自己在生了孩子以后,才接觸新生兒護理知識。她說:“現在想想,我當初犯過不少可笑的錯誤呢!”
幸福,守著生命的希望
10年前,兒中心成功護理低體重早產兒的新聞曾傳播滬上,而今,低體重早產兒的護理已不是難事,“超低體重”、“極低體重”的早產兒在這里也常常碰到。重癥監護2室里就躺著一個孕育28周就分娩了的小寶寶。1月6日出生時,他只有900克,情況很不穩定。正是葉莉乘著救護車,將他抱在懷里,一路從東方醫院護送進了監護室。盡管不在她分管的病床上,可葉莉會每天去關心一下。如今這個寶寶已經28天,體重長到了1320克。等養到2000克,如果一切正常,就能回家。
周旭紅是從四川廣漢來進修的護士,來上海快一年了。她說:“這里照顧低體重兒的本領太大了,在我們那里,很多家長早放棄了。”等她2月份學成回去,廣漢醫院就將開設新生兒監護室。
昨天,葉莉上的是“晚八八”班,就是從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2個小時內,葉莉幾乎沒有坐下過,不停地從一張床走到另一張床,從一個寶寶看到另一個寶寶:吸痰、喂奶、調整睡姿、換尿布,事情一件接一件。跟著葉莉走了2小時,站了2小時,記者直想找張椅子坐一會兒:“你這么站著、走著不累嗎?”
葉莉笑:“習慣了,不過腳上還是會有點吃不消。”她撩起褲腿,露出靜脈曲張患者專用的彈力襪,“全靠它!”原來這是新生兒監護室每個護士的必備品,一天不穿,她們的雙腿就會分外疲勞,時間長了,很容易患上靜脈曲張。
“雖然累點,但這份工作是幸福的。”楊江蘭護士長說,“這里的寶寶一天天成長,他們點滴的變化都能讓人看到生命的活力。我們守在這里,就是守護著生命的希望。”
幾天前,8年前在這里住院的一對早產龍鳳胎來到兒中心,看望新生兒監護室的護士們。“當年誰都以為他們養不活了,還有人說即便養活了也會有后遺癥,可現在,他們好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