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間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衛生局決定改建一所三級醫... [ 詳細 ]
疼痛介入療法有效緩解晚期癌痛
時間:2012-10-25 13:19來源:求醫網
2011年1月10日,北京老年醫院疼痛科為一位晚期胰腺癌患者成功的實施了CT引導下腹腔神經節毀損術(neurolyticceliacplexus,NCPB),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病痛。
該患者為78歲女性,因上腹部劇痛一個月入院。患者自發病以來腹痛持續性加重,每日只能蜷縮在病床之上,其生活質量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入院后經腹部CT掃描確診為胰腺癌晚期已喪失外科手術機會。患者因惡心、嘔吐、不全腸梗阻無法服用藥物止痛,且靜脈止痛效果欠佳,經與消化科討論,決定為該患者行腹腔神經叢阻滯術。
術前,程斌主任詳細制定了治療計劃,在CT室程剛主任、消化科付萬發主任的密切配合下,由程斌主任和李密醫師完成該手術。首先,在CT的引導下,定位穿刺點,經皮將22G15cm長穿刺針準確穿過腹動脈達腹腔神經叢位置,注入利多卡因及造影劑5毫升后5分鐘,患者感到疼痛癥狀明顯緩解,CT掃描確認注入位置正確。在CT掃描密切監視下,經穿刺針注入無水酒精10ml,手術順利結束。患者于術后第2日疼痛明顯緩解,精神良好,夜間睡眠改善,有效的提高了生活質量。
腹腔神經節毀損術止痛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乙醇使腹腔神經叢或內臟大、小神經的神經纖維、神經節及神經元變形、脫鞘,從而阻斷神經的傳入途徑,解除來自上腹部各臟器的疼痛,同時還避免了臨床上使用易成癮的麻醉止痛藥。
現在針對腹部癌性疼痛的鎮痛方法主要包括三階梯止痛藥物的應用、硬膜外置管或靜脈泵止痛和腹腔神經叢阻滯法。前兩者均使用麻醉類止痛藥物,最大的缺點是藥物成癮性和耐受性使患者的痛閾越來越低,后期要保持同樣的效果需提高藥物劑量和使用強效藥物。腹腔神經叢阻滯法是以高濃度乙醇使神經纖維局部脫髓鞘并產生退行性變,相對長期性地阻斷來源于癌癥的疼痛通過腹腔神經叢的傳導,從而提高生存質量。對上腹部晚期腫瘤,如胰腺癌、胃癌及后腹膜腫瘤等的止痛效果佳,值得臨床有選擇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