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2011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項目之一是啟動和實施精神衛生能力建設項目。這讓很多關注精神衛生管理問題的國內政協委員為之一振。 s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 “精神疾病的社會負擔越來越重,防治工作要趕快重視起來,不能再等下去了。”國內政協委員、國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內“12320”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蓉教授在國內政協第十一屆四次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免費服藥政策亟須建立
李蓉說,目前,我國各類精神疾患在疾病總負擔的排名中占優位,已經超過了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疾病。其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已超過1600萬人,伴隨著精神疾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社會安全受到沖擊。以北京市為例,2010年1月~6月,北京市“110”僅接報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滋事肇禍警情就有552起,相比于2009年全年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禍248起明顯提高。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已經列入國家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這意味著國家應該為這些患者埋單。但實際情況非常不樂觀。”李蓉說,目前,各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費服藥經費主要來自精神衛生防治經費,而以北京市為例,1998年規定的戶籍人口不低于0.1元的精神防治經費,10余年沒有提高。
李蓉建議,應該在國內范圍內實施全部重性精神疾患免費享有基本用藥及基本檢查的政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精神疾病發生率低、控制率低的現狀,也更能體現公益性,體現社會公平。”為了減輕政府經濟負擔,她建議,應該由地方民政部門承擔貧困和低保人員經費,地方殘聯承擔持殘疾證人員經費,其他經費由地方財政安排的專項經費補齊。
需要動員社會力量
國內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王旭東教授一直關注精神衛生工作,呼吁精神衛生法盡快出臺。他此次的提案在繼續呼喚立法的同時,特別提出國家要提高對精神衛生疾患的醫療保障。
李蓉對此有同樣感受。“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基本上屬于無業人群,大多數參加居民醫保或者新農合,而醫保的最低起付線要在1300元以上,重性精神疾患的年基本用藥費用卻在1000元左右,達不到醫保起付線,由此造成患者不愿意看病、看不起病,控制率就更低了。”
王旭東表示,對于精神衛生的經費補償,應該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比如,我們現在有體彩、福彩,為什么不能有精神疾病彩票?”王旭東表示,如果政府能夠建立有關政策,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并采取減稅、免稅等優惠措施回饋這些個人或公司,那么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人才隊伍要增多做強
“根據統計,目前我國10萬人中只有1.5名的精神科醫生、2名護士;而世界平均水平是每10萬人有4名精神科醫生、13名護士,兩者相差太大了!”王旭東說,“不僅人數少,我國精神衛生專業醫療機構分布還不均衡,造成一些地方專科機構以及專業人員嚴重缺乏,醫療衛生保障不容樂觀。”
對此,王旭東建議,一方面應該通過加大政府投入,加強專科醫院基礎建設;另一方面應該通過媒體宣傳,提高精神科醫生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水平。“在大城市,精神科醫生的收入也比綜合醫院的其他科室少一半。”
李蓉則表示,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轄區內精神疾病患者藥物治療、隨訪、管理等工作,應該成為未來精神衛生管理工作的趨勢。各地應該將精神衛生防治經費標準提高到人均2元或2元以上。此外,再將精神衛生防治人員的崗位津貼由每月30元,提高到每月100元,以保證精防工作隊伍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