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紅十字醫院(黑龍江林業總醫院),建于1973年。總占地面積47447.00﹐。是一所... [ 詳細 ]
甲狀腺相關性眼病TAO基本知識(哈爾濱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核醫學科)
時間:2012-10-25 13:24來源:求醫網
甲狀腺相關性眼病基本知識
1、什么是甲狀腺相關性眼病?
甲狀腺相關性眼病(TAO)是眼眶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與多種致病因素有關,該病除具有眼部體征外,還可伴隨不同程度的甲狀腺癥狀。過去多命名為甲狀腺眼病、甲狀腺毒性眼病、內分泌性眼肌病變、內分泌性眼球突出、眼球突出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相關眼眶病、惡性突眼和浸潤性突眼、Graves眼病(GO)、眼型Graves病等。女性患病多于男性。眼病可發生于甲亢之前或之后,單眼發病占80%-90%,雙眼發病占10%-20%。就診原因為眼球突出、眼瞼充血腫脹、復視、畏光、流淚和視力下降等。
2、甲狀腺相關眼病的形成機制?
甲狀腺相關眼病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與多種致病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環境因素。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紊亂,淋巴細胞或免疫球蛋白攻擊自身抗原,成纖維細胞或橫紋肌的表面膜抗原,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于眶內軟組織,并引起淋巴細胞浸潤。造成眼眶內膠原聚集,結締組織增加,眼眶內容物增加,從而產生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
3、甲狀腺相關眼病的眼部體征有哪些?
(1)眼瞼改變:主要以眼瞼退縮和上瞼遲落為特征性表現,以上瞼明顯,常伴有眼瞼腫脹或水腫。主要由于Muller肌作用過度,提上瞼肌或下瞼縮肌與周圍組織粘連。(2)眼外肌改變:受累較多的依次是下直肌、上直肌和內直肌,外直肌受累較少見。可致眼球運動障礙、復視。眼球向受累肌肉運動相反的方向轉動障礙,主要由于眼肌肌攣縮所致。(3)眼球突出、眶內軟組織水腫、炎細胞浸潤、脂肪墊增厚,嚴重者可出現暴露性角膜炎、繼發感染。(4)視神經病變而使視力下降、失明,主要原因是眶尖部肌肉肥大、水腫壓迫所致。還可以出現眶壓增高、淚腺增大、結膜和淚阜水腫等癥狀。
病變的早期為進展期,至少持續數月,反映了自身免疫的進展過程---眼眶組織炎癥、淋巴細胞浸潤、GAG產生及水腫。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后進入平臺期,平臺期持續一到數年,病情自發緩慢改善,反映了炎癥反應逐漸消退。隨著炎癥的消退,眶內組織纖維化發展,受累組織無法恢復到先前的完全健康狀態,患者仍有殘余癥狀如突眼、眼外肌功能障礙等,因此應該早期給予積極治療。
4、甲狀腺相關眼病治療方法有哪些?
目前治療甲狀腺相關眼病方法很多,但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療效不夠滿意。如眼眶減壓術具有較大副作用;眼眶外放療顯效較慢,一般要數月后才能明顯有效且費用高,在國內只有個別大型綜合型醫院才能開展;糖皮質激素免疫遏制治療雖能迅速減輕軟組織炎癥導致的疼痛、充血、水腫,并能部分改善突眼、眼肌麻痹和視力,但毒副作用較大,常出現體重明顯增加、向心性肥胖、脫發、惡心、失眠等;“锝云克”注射治療,與激素免疫遏制治療類同,雖減低了激素治療副作用,但療效慢,療程長;其它治療方法,如血漿置換法、免疫球蛋白治療、細胞因子治療等,由于療效不肯定,未被臨床廣泛采用。 目前核醫學科“同位素近距離照射治療”由于方法簡便、療效快、無損傷、無副作用而得以廣泛關注。
5、“放射性核素近距離照射治療甲狀腺相關眼病”的治療機制?
(1)遏制免疫復合物的形成,清除自由基,保護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防止自由基對機體破壞,修復損傷組織。(2)遏制前列腺素E產生和釋放,從而遏制白細胞游走,起抗炎作用。(3)遏制炎癥介質及IL-1的產生,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通過上述免疫調節作用,能明顯降低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和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MCA)的水平,防止抗原抗體復合物產生,從而減少細胞再生和葡萄糖氨基葡聚糖GAG合成,防止眼眶內膠原聚集,防止結締組織增加和眼肌肥厚,減少眼眶內容物,消退球后組織炎癥、水腫、恢復增厚的眼外肌等,從而使眼病癥狀和體征消失,達到治療目的。
10、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在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應低鹽飲食、高枕臥位、睡前少飲水,外出戴眼鏡(避免光線及風塵刺激),較少用眼時間、少看電視和電腦,避免吸煙(吸煙可加重突眼病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