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始建于1944年,前身為省立第二醫院,建國后改肇慶醫院,1988年,肇慶地改市后,改稱為現在的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經過66年的... [ 詳細 ]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危急!不小心被異物卡住咽喉怎么辦?
時間:2012-10-25 20:13來源:求醫網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評估患者氣道梗阻程度:患者抓住頸部,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如干咳、發紺、不能說話或呼吸,提示哽噎;進一步詢問患者:“您是噎住了嗎?”并得到確認,患者如不能說話、咳嗽逐漸無聲、呼吸困難加重并伴有喉鳴或患者無反應,提示嚴重氣道梗阻。
(二)操作要點。
1.意識清醒患者。
(1)取立位或坐位。
(2)術者站于患者身后,雙臂環抱患者腰部,一只手握成拳、大拇指側放在患者腹部中線,臍部上方,劍突下,再用另一只手握住此拳,迅速向內上方連續沖擊。
2.昏迷患者。
(1)仰臥頭轉向一側并后仰。
(2)術者騎跨于患者髖部或跪于患者一側,一手掌跟置于患者腹部,位于臍與劍突之間,另一手置于其上,迅速有力向內上方沖擊。必要時沖擊可重復7~8次,每次沖擊動作應分開和獨立。
3.嬰兒。
一手固定嬰兒的頭頸正面,讓它面朝下趴在前臂上,頭比胸低,前臂可放置在大腿上固定嬰兒。另一手掌根拍打兩肩胛骨之間,連續5下。嬰兒拍打 5下后,一手固定頭與頸背,翻轉使其面朝上,頭比胸低,食指、中指與無名指三指置于嬰兒兩乳連線中點的下方,翹起食指,用中指與無名指兩指再按摩 5下,速度放慢一點。推壓 5下后,檢查病患口中有無異物,食指彎曲深入勾取。如果病患沒有呼吸,則吹兩口氣,進行ABC的急救措施。若吹氣有阻力,則暢通呼吸道,吹兩口氣,重復上述推壓方法,連續壓 5下,再用食指勾取異物,一直輪流實施這幾個步驟,直到病患咳嗽或出聲為止。
4.如果自己發生哽塞,無人相助,可握拳擠壓上述位置,或使勁壓靠椅背、桌緣等凸出物品。
(三)指導要點。
1.告知患者進食前將食物切成細塊,充分咀嚼。
2.告知患者口中含有食物時,應避免大笑、講話或活動。
(四)注意事項。
1.如呼吸道部分梗阻,氣體交換良好,鼓勵用力咳嗽。
2.用力要適當,防止暴力沖擊。
3.在使用本法后檢查患者有無并發癥發生。
4.肥胖、妊娠后期及應用Heimlich手法無效者,可使用胸部推擊法。也就是病患胸骨中央距離下端兩指幅處。
現在這一手法還應用于溺水的搶救,操作時,壓迫上腹部使膈肌抬向上方,胸腔容積減少,驅使大約1000~1300ml的空氣以200L/min流速經氣管沖出,這一力量足以把呼吸道水分驅趕出來,為用此法搶救溺水患者提供了充分依據。
總之,Heimlich手法簡單易學,容易掌握。只要運用及時,可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醫務人員應熟練掌握并積極宣傳,使周邊的百姓都掌握這一技術,減少因呼吸道異物而引發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