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院、新精神、新形象發展中的三水區人民醫院
在當地政府和...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佛山市三水區人民醫院 > 醫院動態 > 關于舉辦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治療和骨外科診治新進展學習班的通知

佛山市三水區人民醫院
- 【類型】三級 / 綜合醫院
- 【電話】0757-87813211
- 【網址】www.sshospital.cn
- 【地址】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西南廣海大道西16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關于舉辦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治療和骨外科診治新進展學習班的通知
時間:2012-10-26 10:36來源:求醫網
關于舉辦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治療和骨外科診治新進展學習班的通知
為了加強省內尤其是廣佛肇地區骨科同行的聯系溝通及學術交流,促進本地區基層骨科的發展,提高和推廣脊柱、關節及創傷的治療技術,我院擬于2011年11月19日舉辦廣東省醫學繼續教育項目《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治療》和佛山市醫學繼續教育項目《骨外科診治的新進展》研討班,屆時將邀請省內和我市優秀脊柱、關節及創傷外科專家做專題授課。我們誠摯邀請您和您的團隊在百忙中光臨我院指導,具體安排如下:
一、會議時間:
2011年11月18-20日。其中18日下午和19日8:00-9:00報到,20日撤離。
二、會議地點:
佛山市三水區西南金太陽大酒店四樓會議D室。
三、會議內容:
1、《寰樞椎脫位的前后路手術方式的選擇與策略》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院長尹慶水教授。
2、《中青年股骨頸骨折25年經驗》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何偉教授。
3、《腰椎融合術的微創選擇》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主任戎利民教授。
4、《國家自然基金申報書撰寫要點與技巧》
-----廣東省人民醫院科教科處長張忠林教授。
5、《椎間孔鏡下各種椎間盤摘除術》
-----國內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骨科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張西峰副教授。
6、《人工椎間盤置換及頸椎間盤置換與射頻靶點相結合治療多節段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
-----東莞康華醫院副院長、骨科中心主任雷高教授。
7、《骨折治療中的生物力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傷骨科周琦石副教授。
8、《髖關節發育不良不同年齡段的手術治療原則》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查振剛教授。
9、《脊柱結核的外科治療》
-----佛山中醫院骨一科主任曹正霖教授。
10、《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治療》
-----佛山市三水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潘磊副主任醫師。
四、專家簡介:
1、尹慶水,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技術三級(將軍級專家)。現任全軍創傷骨科中心主任,全軍脊柱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脊柱外科學會主任委員、廣州軍區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骨科矯形技術和植入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師,從國內工程院鐘世鎮院士獲醫學碩士學位。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軍十一五課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和醫學科研基金10余項。先后開展新項目和新技術70多項。《國內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志》主編。
2、何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教授,主任醫師,從事骨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28年。主要研究方向:股骨頭壞死的基礎與臨床。擅長髖關節疑難病的診治,尤其對于股骨頭壞死,從診斷、中醫藥治療、保留自身髖關節的手術治療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與方法,這些觀點與方法均來自于長期、大量、反復的臨床實踐,因此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是國內優秀的股骨頭壞死專家。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常委、股骨頭壞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內中醫藥研究促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關節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3、戎利民,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微創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脊柱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康復醫學會脊椎傷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脊柱外科臨床工作近20年,曾于德國脊柱外科中心、美國UCLA脊柱外科中心等地進修學習。積極倡導微創外科技術,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以及專著《微創脊柱外科手術與圖譜》,多次受邀在國際性脊柱微創學術會議宣讀論文,帶領團隊開展了大量療效優良的脊柱微創手術并在省內外大力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4、張忠林,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人民醫院科教處處長。兼任廣東省醫學會科研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院協會科教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放射分會磁共振組副組長。《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中華放射學雜志》等期刊審稿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評審專家。近五年,在省級以上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其中SCI 2篇。以項目負責人或合作身份獲得國家級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7項,廳級課題6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一項。十一五期間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管理工作者。在腫瘤影像學特別是腦腫瘤、肝腫瘤、淋巴瘤等CT、MRI綜合影像診斷方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5、張西峰,醫學博士,國內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亞洲創傷學會會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內康復學會微創脊柱外科學組委員等.近十年來潛心進行微創脊柱外科的理論.技術研究,在應用微創技術治療脊柱結核方面,提出了” 提高病灶內藥物濃度,放棄單純病灶清除術”的學術關點,使脊柱結核開放手術的比列下降到15%左右;學習.引進.改良.推廣經皮內鏡技術,使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微創治療技術向前推進;開展了內鏡的側方入路技術,椎間入路技術.內鏡下的椎間融合技術;開展了脊柱骨折.轉移性腫瘤.骶管囊腫等疾病的微創治療,豐富了微創脊柱外科的理論和臨床應用。
6、查振剛,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內醫師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關節外科學組國內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省關節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骨科醫師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省骨科學會常委、廣東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骨關節損傷修復與組織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人體生物工程學會理事、亞太地區人工關節學會委員、《中華骨科雜志》審稿專家、《中華創傷骨科雜志》編委、《中華矯形外科雜志》編委、《國內臨床康復》編委、《臨床骨科雜志》編委,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服務副院長。
7、雷高,東莞康華醫院副院長,骨科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鐵道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陜西省特突專家。現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微創外科學組委員,國內康復醫學會骨與關節及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國內脊柱非融合技術學組創始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東莞市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國內矯形外科雜志等7個國家級醫學雜志社編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擅長骨科、顯微外科專業,特別在脊柱外科領域有較高的造詣。
8、周琦石,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傷骨科副教授,醫學博士, AO Faculty member。對骨關節損傷的治療強調活動功能的恢復和解剖結構的重建相結合,靈活運用中醫正骨手法和開放復位內固定等多種手段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在多發傷、關節周圍損傷、骨盆髖臼損傷和創傷晚期重建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擔任廣東省中醫創傷骨科AO內固定技術推廣基地秘書,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秘書。
9、曹正霖,佛山中醫院骨一科主任,教授,醫學博士,擅長治療各種脊柱疾病,并能熟嫻完成各種脊柱手術。
10、潘磊,佛山市三水人民醫院骨一科、骨二科主任。在讀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
五、參加人員:
省內從事骨科及相關專業的醫務人員。
六、會議費用:
免收會務費。
食宿自理,住宿可選擇金太陽酒店或7天酒店(環城路,約1000米),費用回單位報銷。
七、學分授予:
在參加全部學習后現場授予Ⅰ類學分4分和Ⅱ類學分1分。請帶備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卡(IC卡)。從今年5月份開始,繼教學習全部采用IC卡進行學分授予,不再提高紙質學分證書。
為了加強省內尤其是廣佛肇地區骨科同行的聯系溝通及學術交流,促進本地區基層骨科的發展,提高和推廣脊柱、關節及創傷的治療技術,我院擬于2011年11月19日舉辦廣東省醫學繼續教育項目《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治療》和佛山市醫學繼續教育項目《骨外科診治的新進展》研討班,屆時將邀請省內和我市優秀脊柱、關節及創傷外科專家做專題授課。我們誠摯邀請您和您的團隊在百忙中光臨我院指導,具體安排如下:
一、會議時間:
2011年11月18-20日。其中18日下午和19日8:00-9:00報到,20日撤離。
二、會議地點:
佛山市三水區西南金太陽大酒店四樓會議D室。
三、會議內容:
1、《寰樞椎脫位的前后路手術方式的選擇與策略》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院長尹慶水教授。
2、《中青年股骨頸骨折25年經驗》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何偉教授。
3、《腰椎融合術的微創選擇》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主任戎利民教授。
4、《國家自然基金申報書撰寫要點與技巧》
-----廣東省人民醫院科教科處長張忠林教授。
5、《椎間孔鏡下各種椎間盤摘除術》
-----國內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骨科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張西峰副教授。
6、《人工椎間盤置換及頸椎間盤置換與射頻靶點相結合治療多節段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
-----東莞康華醫院副院長、骨科中心主任雷高教授。
7、《骨折治療中的生物力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傷骨科周琦石副教授。
8、《髖關節發育不良不同年齡段的手術治療原則》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查振剛教授。
9、《脊柱結核的外科治療》
-----佛山中醫院骨一科主任曹正霖教授。
10、《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治療》
-----佛山市三水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潘磊副主任醫師。
四、專家簡介:
1、尹慶水,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技術三級(將軍級專家)。現任全軍創傷骨科中心主任,全軍脊柱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脊柱外科學會主任委員、廣州軍區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骨科矯形技術和植入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師,從國內工程院鐘世鎮院士獲醫學碩士學位。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軍十一五課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和醫學科研基金10余項。先后開展新項目和新技術70多項。《國內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志》主編。
2、何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教授,主任醫師,從事骨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28年。主要研究方向:股骨頭壞死的基礎與臨床。擅長髖關節疑難病的診治,尤其對于股骨頭壞死,從診斷、中醫藥治療、保留自身髖關節的手術治療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與方法,這些觀點與方法均來自于長期、大量、反復的臨床實踐,因此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是國內優秀的股骨頭壞死專家。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常委、股骨頭壞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內中醫藥研究促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關節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3、戎利民,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微創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脊柱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康復醫學會脊椎傷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脊柱外科臨床工作近20年,曾于德國脊柱外科中心、美國UCLA脊柱外科中心等地進修學習。積極倡導微創外科技術,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以及專著《微創脊柱外科手術與圖譜》,多次受邀在國際性脊柱微創學術會議宣讀論文,帶領團隊開展了大量療效優良的脊柱微創手術并在省內外大力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4、張忠林,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人民醫院科教處處長。兼任廣東省醫學會科研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院協會科教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放射分會磁共振組副組長。《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中華放射學雜志》等期刊審稿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評審專家。近五年,在省級以上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其中SCI 2篇。以項目負責人或合作身份獲得國家級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7項,廳級課題6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一項。十一五期間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管理工作者。在腫瘤影像學特別是腦腫瘤、肝腫瘤、淋巴瘤等CT、MRI綜合影像診斷方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5、張西峰,醫學博士,國內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亞洲創傷學會會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內康復學會微創脊柱外科學組委員等.近十年來潛心進行微創脊柱外科的理論.技術研究,在應用微創技術治療脊柱結核方面,提出了” 提高病灶內藥物濃度,放棄單純病灶清除術”的學術關點,使脊柱結核開放手術的比列下降到15%左右;學習.引進.改良.推廣經皮內鏡技術,使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微創治療技術向前推進;開展了內鏡的側方入路技術,椎間入路技術.內鏡下的椎間融合技術;開展了脊柱骨折.轉移性腫瘤.骶管囊腫等疾病的微創治療,豐富了微創脊柱外科的理論和臨床應用。
6、查振剛,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內醫師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關節外科學組國內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省關節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骨科醫師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省骨科學會常委、廣東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骨關節損傷修復與組織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人體生物工程學會理事、亞太地區人工關節學會委員、《中華骨科雜志》審稿專家、《中華創傷骨科雜志》編委、《中華矯形外科雜志》編委、《國內臨床康復》編委、《臨床骨科雜志》編委,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服務副院長。
7、雷高,東莞康華醫院副院長,骨科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鐵道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陜西省特突專家。現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微創外科學組委員,國內康復醫學會骨與關節及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國內脊柱非融合技術學組創始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東莞市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國內矯形外科雜志等7個國家級醫學雜志社編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擅長骨科、顯微外科專業,特別在脊柱外科領域有較高的造詣。
8、周琦石,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傷骨科副教授,醫學博士, AO Faculty member。對骨關節損傷的治療強調活動功能的恢復和解剖結構的重建相結合,靈活運用中醫正骨手法和開放復位內固定等多種手段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在多發傷、關節周圍損傷、骨盆髖臼損傷和創傷晚期重建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擔任廣東省中醫創傷骨科AO內固定技術推廣基地秘書,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秘書。
9、曹正霖,佛山中醫院骨一科主任,教授,醫學博士,擅長治療各種脊柱疾病,并能熟嫻完成各種脊柱手術。
10、潘磊,佛山市三水人民醫院骨一科、骨二科主任。在讀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
五、參加人員:
省內從事骨科及相關專業的醫務人員。
六、會議費用:
免收會務費。
食宿自理,住宿可選擇金太陽酒店或7天酒店(環城路,約1000米),費用回單位報銷。
七、學分授予:
在參加全部學習后現場授予Ⅰ類學分4分和Ⅱ類學分1分。請帶備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卡(IC卡)。從今年5月份開始,繼教學習全部采用IC卡進行學分授予,不再提高紙質學分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