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創辦于1937年,前身為福建省立醫院,經過70余年發展,現已形成擁有四所分院、兩家護理院、七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集群,...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醫院動態 > 手術、化療還是吃中藥讓腫瘤患者不再無所適從
出停診公告更多>
1、特需門診服務時間:
周一至周五 上午 8:00一12:00 下午 14:30一17:30
周六 上午 8:00—12:00(節假日休息)
掛號時間 上午 8:00—11:00 下午 14:30一17:00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手術、化療還是吃中藥讓腫瘤患者不再無所適從
時間:2013-02-21 15:34來源:求醫網
來到醫院,腫瘤病人常常無所適從:去外科,外科醫生建議手術;到內科,內科醫生建議放化療;找中醫,醫生可能會建議吃中藥。這些問題將得到徹底改觀:日前,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中心對相關腫瘤科室進行重新洗牌,多個學科的專家通過集中會診,為患者制定較好的治療方案,讓患者先吃下“定心丸”。
與專家團面對面,采取最合適的方案
第一醫院副院長羅琪介紹,腫瘤患者及家屬在面對上述問題時,往往會感到很無助,像無頭蒼蠅一樣在不同科室、不同醫院中到處竄,卻不知道哪個專家給的答案最合適。腫瘤患者如此輾轉奔波,既浪費了時間、金錢,又無法享受到較好的治療。
腫瘤中心整合后,各腫瘤相關科室將定期(每兩周)、定點召集相關專家召開討論會,討論復雜、疑難的腫瘤患者病情,并根據需要,組織多個學科的專家進行集中會診。依據患者情況,醫生將討論整套治療方案,并通過會診確定先放化療還是先手術。患者及了解病情的家屬可以直接與專家團面對面,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療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陳先生今年40多歲,半年前突然感覺下腹部絞痛,嚴重的時候甚至徹夜難眠。到醫院一檢查,發現其橫結腸長了個腫瘤,最大直徑達10厘米。棘手的是,腫瘤與周邊血管、肝臟糾纏不清。經過多學科專家會診,大家一致認為,這種情況不適合馬上做手術,風險太大了,應該先做化療后再進行評估。3個療程的化療后,病人體內的腫瘤明顯縮小并與血管剝離開了。上個月,陳先生接受了手術,醫生將腫瘤病灶徹底切除。
目前陳先生恢復情況良好。羅琪說,由于采取了最合適的方案,患者康復情況、生活質量及費用方面都實現了最優。
涉及所有相關科室,綜合診療常規化
羅琪介紹,此次腫瘤中心整合,旨在將腫瘤中心打造成多學科綜合診療平臺,從原有的腫瘤內科、腫瘤外科和放療科三個科室擴大到院內所有涉及腫瘤診斷和治療的科室,機構設置診斷部、治療部和康復部,各設主任一名,負責診斷、治療和術后康復的組織協調工作。其中,診斷部由影像診斷、核醫學診斷、病理診斷和內鏡診斷等專科組成;治療部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非手術治療組、手術治療組;康復部由綜合康復和中醫康復組成。其中非手術治療組由腫瘤內科、放療科、介入科組成;手術治療組由腦腫瘤專科、頭頸腫瘤專科、胃腸腫瘤專科、肝膽胰腫瘤專科、肺食管腫瘤專科、乳腺腫瘤專科、骨與軟組織腫瘤專科、泌尿系腫瘤專科和婦科腫瘤專科組成;康復部由中醫科和康復科組成。
羅琪說,整合后,多學科綜合診療將常規化,這是一種雙贏的手段。不同學科之間的醫生可以借此平臺增進了解,打破閉塞,掌握其他專科知識,提高服務能力。他強調,多學科會診時,若沒有合適的病例,會診將變身“服務沙龍”,專科醫生將分享各自專科的診療規范及最新進展。
微小腫瘤,也難逃專家“火眼金睛”
羅琪說,由于居民壽命延長、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等原因,目前腫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腫瘤的診治分為三個階段:病因預防、早期診斷治療和康復治療。腫瘤中心整合的一大亮點在于診療部的加入,這將大大提高腫瘤的早期診斷率和治愈率。據介紹,腫瘤中心開展多學科綜合診療已近一年,共會診患者近40例,整合完成后也已開展了10余例。
李先生今年40出頭,幾個月前洗澡時,發現脖子上有個腫塊。到醫院CT檢查,可能是甲狀腺腫瘤,醫生建議其做手術,但拿不準腫物是否為轉移性腫物。醫生將病例帶到討論會上,一名經驗豐富的放射科主任醫師看了片子后認定有問題,仔細查看后發現,原來患者鼻咽部有個小腫瘤,經驗不足的醫生很難發現,連李先生的主診醫生也差點上當。原來,李先生脖子上的腫塊只是鼻咽癌的轉移病灶。醫生建議他先放療,放療不久,腫瘤明顯縮小,李先生目前已經出院,正在康復中。
羅琪說,康復科的加入,可為患者提供全程康復治療指導服務,能極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他說,各學科雖各有其不同的觀點,但都以治療效果好、方便患者、節省患者開支為準則。通過診斷部明確診斷,醫生先判斷病灶是否轉移能否切干凈,若沒有轉移或腫瘤能切除干凈則優選手術,若腫瘤無法切干凈則優先考慮化療。
開展國際合作,成為五緣醫院“孵化基地”
羅琪介紹,廈門市腫瘤中心計劃在三年內達到省重點專科水平,爭做福建省腫瘤治療領域領頭羊,五年內力爭達到國家重點學科水平。目前引進了兩名市“雙百”人才,中心在臨床、科研水平方面都有了明顯提升。
我市與美國HCA合作籌建的五緣醫院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而腫瘤中心正是五緣醫院的“孵化基地”。羅琪說,中心腫瘤內科已劃出20張病床作為試驗病房,引進國外最前沿的腫瘤治療方案和管理經驗,由國外專家與中心醫生共同管理,提高服務質量、醫療水平和科研能力,腫瘤外科也計劃撥出床位參與該項目。試驗病房將逐漸擴張為示范病區,為腫瘤醫院的建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