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中心醫院始建于1937年,歷經70年的風雨歷程,發展至今已成為安康市最大的醫療機構和集醫療、教學、科研、防保、急救、康復為一... [ 詳細 ]
抗病毒是乙肝治療的關鍵
時間:2012-10-29 15:43來源:求醫網
抗病毒是乙肝治療的關鍵,黃金守則一:摸清抗病毒時機
抗病毒要講究時機,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治療。乙肝病毒攜帶者即使HBV DNA水平很高,只要肝功能正常,就無需進行抗病毒治療。但要堅持定期檢測,不能掉以輕心。安康市中心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自成
2010年最新出版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專家共識》指出,HBV DNA水平超過1×104拷貝/ml和(或)血清ALT水平超過正常值上限, 肝活檢顯示重度至重度活動性炎癥、壞死和(或)肝纖維化的乙肝患者都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此外,肝活檢顯示重度至重度活動性炎癥、壞死和(或)肝纖維化的患者,也應該立即開始抗病毒治療。
抗病毒是乙肝治療的關鍵,黃金守則二:堅持長期抗病毒
乙肝病毒生命力非常頑強,至今為止仍沒有一種藥物能夠徹底消滅它。臨床發現干擾素只能遏制乙肝病毒的復制,短期治療(≤1年)停藥后,患者的HBV DNA水平都會出現大幅度反彈,這說明乙肝治療需要“長治”才能“久安”。
針對抗病毒藥物療程,《國內乙肝防治指南》建議:大三陽乙肝患者治療1年后,如果HBV DNA水平轉陰,肝功能正常而且實現了血清學轉換,則需要再鞏固治療12個月;小三陽乙肝患者治療1年后,如果HBV DNA水平轉陰而且肝功正常,則需要再鞏固治療18個月。總之,乙肝患者至少要堅持二年或二年半的口服抗病毒治療才有可能科學停藥。
抗病毒是乙肝治療的關鍵,黃金守則三:定期監測和隨訪
無論是乙肝攜帶者還是乙肝患者都需要定期監測和隨訪,它承擔著三大功能,不容忽視。第一,定期監測可以判斷疾病的進展。乙肝攜帶者可依此決定是否需要抗病毒,而正在服藥的肝炎患者則可了解到疾病的進展,以防出現肝硬化、肝癌。第二,通過監測可以盡早發現藥物的副作用,及時進行干預防止出現醫療事故。除了常規檢查外,乙肝患者還要根據某類藥物的特點增加監測項目,例如CK水平、肌酐等。第三,監測結果還是檢驗療效的“試金石”。如果效果不佳,醫生可以根據病人的狀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因此,患者需要積極配合醫生,做好定期監測和隨訪,每三個月監測一次HBV DNA水平、肝功能、乙肝五項等。
抗病毒是乙肝治療的關鍵,黃金守則四:選藥遵守“三少”原則
乙肝口服抗病毒需要長期治療,選藥要遵守“三少”原則:肝硬化、肝癌少;不良反應少和花費少。乙肝患者和醫生進行充分溝通后,需要綜合考慮這三方面的因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抗病毒藥物。
減少肝硬化、肝癌,從而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是乙肝治療的**目標。在乙肝治療領域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4006三年研究發現,通過核苷類似物(拉米夫定)3年治療,可以把疾病進展減少55% ,肝癌的發生減少51%。此外,4006研究長達10年隨訪數據顯示堅持長期口服抗病毒治療不僅可使肝纖維化得到顯著改善,甚至可使個別患者早期肝硬化得到逆轉。
目前國內上市的四大核苷(酸)類似物都很安全,不良反應比較少見。但是隨著治療過程中人群擴大、合并用藥以及個體差異等情況的出現,藥物副作用也露出了“狐貍尾巴”。由于乙肝治療至少需要堅持2-3年,乙肝患者為了安全起見應該盡量選擇那些上市時間長、使用人群廣、不良反應少的藥物。
雖然核苷(酸)類似物都在國家醫保目錄,為乙肝患者節省了部分開支,但是醫保的報銷比例仍與藥價掛鉤,再加上檢測費、門診費、其他保肝藥、誤工費等,每年的花費仍然居高不下。因此,乙肝患者選藥的時候一定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錢袋,要選擇自己能堅持至少2-3年的藥物。不要一味跟風選擇高價新藥,治療途中因為資金短缺導致減量服用、停藥等情況的發生,反而可能加速病情惡化。
抗病毒是乙肝治療的關鍵,黃金守則五:優化治療,預防耐藥
國內外多項臨床試驗證實,在口服抗病毒過程中,半年(24周)是關鍵時間點。此時,根據檢測結果,可以進行優化治療預防耐藥發生。在治療開始半年(24周)時監測病毒水平,如果患者的HBV DNA小于10的3次方,說明療效非常理想,可以繼續單藥治療。
如果治療半年后,患者的HBV DNA水平雖然下降了,但是仍大于10的3次方,預示療效不是很理想,遠期可能發生耐藥,需要調整治療方案。現在越來越多的醫生建議,采用目前最先進的病毒YMDD檢測技術(作用:病情分析,病毒定量,病毒分型,病毒變異測試,病毒耐藥測試,藥物療效評估等)。全面了解病情,科學用藥,針對性使用抗乙肝病毒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