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 > 醫院動態 > 媒體視角--“看了這封信 心里暖烘烘”

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
- 【類型】三級乙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21-34189990
- 【網址】www.jinshanhos.org.cn
- 【地址】國內上海金山區龍航路1508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媒體視角--“看了這封信 心里暖烘烘”
時間:2013-02-28 15:35來源:求醫網
一封信,串起新醫患情。
今年1月初,飽受耳疾之苦的金山區亭林鎮亭西村村民周火明,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給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陳剛寫了一封信,咨詢就診事宜。讓他沒想到的是,1月6日上午就收到了陳剛的回信,稱呼親切,介紹詳細,這讓老周非常感動,直呼“看了這封信 心里暖烘烘”,并發出了“醫患不存在水火不容的矛盾,讓我們尊重醫師吧”的呼吁。
日前,《金山報》編輯部收到周火明的感謝信,他委托該報向陳剛道謝,并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呼吁大家共同改善醫患關系。近日,《金山報》記者赴亭林鎮采訪了周火明。今年68歲的周火明,個子精瘦,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只因患有耳疾,聽力差,記者必須近乎“吼”著說話,他才能聽得清。而這,也正是老周給陳剛寫信的原因。
老周告訴記者,幾十年來,他的聽力就不好,但對工作和生活并無大礙。自從2009年因淋巴瘤動手術后,又加上年歲增長,聽力下降明顯,感到非??鄲?。但苦于信息不知,一直未去就診。去年12月底,老周在瀏覽《東方早報》時,看到一篇有關金山醫院的報道中出現了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陳剛的名字,“看到報道我就想,我們家門口就有這么好的醫院,那我寫信給陳書記問問看,我這耳病能治嗎。”1月初,他給陳剛去信求助,沒料到僅隔兩三天就收到了回信。
在回信中,陳剛對老周飽受病痛困擾深表同情,并為他介紹了該院耳鼻喉科主任、國內勞動模范徐林根開設專家門診及耳鼻喉科普通門診的時間,并詳細介紹了醫院地址、自駕及公交路線、咨詢電話等信息,而抬頭稱呼老周為“尊敬的周老先生”,信末“祝愿您早日康復。順頌冬安!”這些禮貌而溫馨的話語,讓老周感到被尊重,內心十分感動,“我深深地佩服這位白衣天使的領頭羊,我們患者面對這樣和藹可親的醫師,有理由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醫患不存在水火不容的矛盾,讓我們尊重醫師吧!”
陳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他收到老周的來信時,了解到患者幾十年遭受耳病困擾的遭遇,非常同情,因此很重視這件事,向徐林根主任作了咨詢后,迅速給老周寫了回信。由于金山醫院是去年搬遷新址的,患者又在亭林鎮,故對就診及交通信息介紹得比較詳細。
1月15日上午,按照陳剛信中介紹的專家門診時間,老周前往金山醫院就診。經徐林根診斷,老周為神經性耳聾,且有家族遺傳因素,未給其開藥,建議佩戴助聽器緩解。 “看病過程中,徐醫師也很有耐心。盡管對這個診斷結果,我感到比較失望,但還是要接受現實,至少我明確了自己的病情,心事已了。”老周說道。(記者 余艷云)
采訪手記:我們需要“被尊重”
為何醫院的黨委書記給普通患者回一封信,會讓患者如此感動?在和周火明面對面采訪之前,記者能猜出幾分,但和老周面對面聊過之后,答案才更清晰,那是因為這封信給了老人一種久違的感覺——“被尊重、很親切”。
老周告訴記者,素不相識,作為一院之領導能抽空回信,回得快介紹細,還特意為患者去咨詢專家,稱呼親切而有禮,這些都讓他心里暖洋洋的,讓他感到“被尊重”、“很親切”。
不知從何時起,醫患關系趨于緊張,有的拳腳相加,有的對簿公堂。極端之下,醫生要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面對病人咨詢病情,講話不講透,以防“被動挨打”;而患者則懷疑醫生開處方時,考量更多的究竟是于治病有益還是于個人荷包有益?醫患之間信任喪失,談何尊重?親切更是無從談起。
許多人都記得兒時就診,老中醫們總要“望聞問切”,病人哪里不舒服,醫生要用溫暖的手摸一摸問一問,如果是給小孩聽診,還總會把聽診器先焐熱了再放到小孩子胸口。而患者對醫生為自己治病也是非常信任和感激,醫患關系很和諧。在那時,醫患之間彼此感受到“被尊重”、“很親切”。
溫家寶總理曾說過,要讓老百姓活得更有尊嚴。這種尊嚴,除了法律賦予我們的“人人平等”,還包含著普通百姓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在就醫、就業、就學等民生領域都能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很親切”。新的一年,真心期盼更多和民生相關的職能部門、窗口單位,都能像陳剛重視患者來信一樣,重視每一位百姓發出的呼聲,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從宏觀上著眼,從細微處入手,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努力做好服務,贏得百姓尊重,共同創造溫馨有禮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