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第二臨床學院座落于風光旖旎的東湖之濱,臨武漢中央文化區“楚河漢街”。醫院建筑面積27.9萬平方米,衛生廳核定批準床位3300張,進入國內特大型醫院行列,目前開放床位2100張,在職職工2662名,醫學專家薈萃,其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500余人,博士研究生導師45人,碩士研究..." />
網站首頁 | 男科 | 婦科 | 腫瘤 | 神經 | 肛腸 | 皮膚病 | 肝病 | 骨科 | 心血管 | 耳鼻喉 | 整形 | 腎病 | 眼科 | 性病 | 風濕科

登錄|注冊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 醫院動態 > 黨的十六大以來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第二臨床學院座落于風光旖旎的東湖之濱,臨武漢中央文化區“楚河漢街”。醫院建筑面積27.9萬平方米,衛生廳核定批準床位3300... [ 詳細 ]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27-67812888
  • 【網址】www.znhospital.cn
  •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69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出診、停診詳情公告,以當天值班醫生為準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黨的十六大以來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

時間:2012-10-30 15:33來源:求醫網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衛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醫療保障覆蓋人口逐步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衛生事業得到全面發展,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顯著提高。人均期望壽命從2000年的71.4歲提高到2010年的74.8歲。孕產婦死亡率逐年下降,從2002年的51.3/10萬下降到2011年的26.1/10萬。嬰兒死亡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嬰兒死亡率從2002年的29.2‰下降到2011年的12.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2002年的34.9‰下降到2011年的15.6‰,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我國居民的健康水平已處于發展國內家前列。

一、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2002年以來,經過抗擊非典疫情的嚴峻考驗,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將發展衛生事業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加政府投入,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黨的十七大確定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奮斗目標,指明了堅持公共醫療衛生公益性質的根本方向,明確了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歷史任務。2009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了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確定了2009--2020年衛生改革的制度框架、政策思路和目標任務,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五項重點改革統籌推進,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

(一)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011年,城鄉居民參加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人數超過13億,覆蓋率達到95%以上,我國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網。2003年起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并逐步在國內推廣,覆蓋面迅速擴大,國內參合人口從2003年的0.8億增至2011年的8.32億。新農合籌資力度逐年加大,醫療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從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1年的246元,受益人次數從2004年的0.76億人次提高到2011年的13.15億人次,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0%以上。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機制初步建立,2012年上半年已有超過34萬人次獲得補償。2003年和2005年分別建立了農村和城市醫療救助制度,2011年國內城鄉醫療救助總人次達8887萬,救助資金支出186.6億元。

(二)基本藥物制度從無到有建立起來。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并實施零差率銷售。目前,正向村衛生室和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基層基本藥物價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人事、分配、補償和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逐步建立。據調查,改革后財政和醫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的補償比例達到72%,比改革前提高了22個百分點。

(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顯著加強。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建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軟硬件都得到很大改善,基層服務網底功能逐步顯現。醫改三年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診療人次比改革前增加8.43億,增長了28.5%。“小病在基層,大病去醫院”的就醫新秩序正在形成。

(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國家免費向全體城鄉居民提供10類4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針對特殊疾病、重點人群和特殊地區,國家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惠及近2億群眾。國家支持8000多個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有效提升。

(五)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有序推進。在17個國家試點城市、37個省級試點城市、超過2000家醫院推進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試點。探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進大衛生體制下的管辦分開。北京、深圳等試點城市近期公立醫院改革在取消藥品加成、建立全新補償、運行、監管機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和初步成效。全面推進預約掛號、雙休日和節假日門診、優質護理服務等便民惠民措施。開展臨床路徑管理,推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有效控制醫藥費用。以取消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統籌推進人事、分配、補償、績效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注重提升服務能力,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分工協作的就診新格局。

二、衛生資源持續增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顯著提高

(一)衛生總費用增加、籌資結構不斷優化。據初步核算,2011年,國內衛生總費用達24269億元,衛生總費用占GDP比重預計達5.1%。2002年以來,人均衛生總費用每年平均增長10.8%(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2002年,我國衛生總費用中個人衛生支出比重高達57.7%,政府預算衛生支出和社會衛生支出分別僅占15.7%和26.6%。2011年個人衛生支出的比重下降到34.9%,政府預算和社會衛生支出的比重分別提高到30.4%和34.7%。這一結構性變化說明我國衛生籌資結構趨向合理,居民負擔相對減輕,籌資公平性有所改善。

(二)衛生資源持續增長。2011年底,國內醫療衛生機構達95.4萬個,其中:醫院2.2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1.8萬個。與2003年比較,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4.8萬個。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由2002年1.47人增加到2011年1.82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由2002年1.00人增加到1.66人。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02年的2.48張提高到2011年的3.81張。

(三)衛生服務利用狀況顯著改善。國內醫療機構門診量由2002年的21.45億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62.7億人次;住院人數由2002年的5991萬人增加到2011年的1.5億人。居民看病就醫更加方便,可及性顯著提高,15分鐘內可到達醫療機構住戶比例從2003年的80.7%提高到2011年的83.3%。

(四)醫藥費用控制初見成效。2011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次均門診費用和人均住院費用比2008年分別下降13.5%和14.8%(可比價格計算,下同)。鄉鎮衛生院醫藥費用增長幅度下降。2011年公立醫院次均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均上漲2.2%,與前兩年病人費用持續上漲6%以上相比,漲幅明顯下降,公立醫院費用控制初見成效。

(五)城鄉間衛生發展差距逐步縮小。2003年我國城鄉居民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的比例分別為55%和21%,城鎮顯著高于農村,2011年這一比例分別增至89%和97%,農村反超城鎮。城鄉居民健康指標差距也在縮小,孕產婦死亡率城鄉之比由2002年的1:2.61縮小為2011年的1:1.05;嬰兒死亡率城鄉差距也從2002年的20.9個千分點下降到2011年8.9個千分點。

黨的十六大以來是我國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更好、更快的時期,我們將再接再厲,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完成“十二五”時期衛生改革發展的各項任務,早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如果您有關于“黨的十六大以來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問題,點擊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网站| 天海翼黄色三级|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free性泰国女人hd| 把她抵在洗手台挺进撞击视频|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男|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日产2021三区|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sss视频在线精品| 新婚夜被别人开了苞诗岚|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男爵夫人的调教|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 18禁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伦y4480私人影院| 加勒比综合在线| 菠萝蜜视频入口|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日本一区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最大av| 污视频软件大全| 另类视频区第一页| 色聚网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