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檢驗科為解決腹瀉診斷難題,在國內率先引進國際先進的檢測尿半乳糖新技術,經驗證,腹瀉中的兒童尿半乳糖陽性率高達70%左右,此檢測手段大大提高了腹瀉病診斷水平,給臨床用藥提供了可靠依據。
嬰幼兒腹瀉是兒科常見的消化道疾病,長期以來,由于診斷不明,一些被誤診的乳糖不耐受癥的腹瀉患兒造成新的感染,盲目施治,嚴重影響了患兒正常的生長發育,檢驗科研究人員為解決腹瀉診斷難題,采取多次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了解國內外動態,并掌握了有關因腹瀉引發的乳糖不耐受的實驗室診斷技術,他們先從糞糖入手,用堿式醋酸鉛化學法到尿液半乳糖酶法進行研究探討,科學評估了實驗方法學的可靠性。通過糞檢及化學試驗與尿半乳糖檢測的比對,發現尿半乳糖試驗檢測更具科學性,能真實客觀的反應血中乳糖分解情況,證實了半乳糖在人體代謝后80%從尿中排出。根據這一結論,檢測尿中半乳糖濃度,可以間接反應乳糖消化和吸收狀況,從而判斷患兒是否為乳糖不耐受癥和乳糖消化吸收不良。他們從萬余腹瀉兒童中總結出有70%左右的患兒有不同程度乳糖不耐受癥及乳糖吸收不良的情況。對這類患兒給予干預,建議引用低乳糖牛奶或不含乳糖的牛奶,或在飲用時加服乳糖酶。不推薦飲用酸奶,因為酸奶從某種程度上會改變人體正常的消化道菌群,長期形成酸奶依賴,此外,由于半乳糖對于腦部發育代謝非常重要,因此,仍需要攝入必要的乳糖,而酸奶中的乳糖基本完全轉化為乳酸。對于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癥伴有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腸胃黏膜損傷,建議暫停使用乳制品,待治愈后慢慢增加乳制品食用量,直至恢復正常。
通過尿半乳糖酶法診斷乳糖不耐受癥及乳糖消化不良是一種有效手段,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