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前身為江門市中醫院)成立于1958年,... [ 詳細 ]
江門市五邑中醫院二〇〇九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12-11-01 19:27來源:求醫網
2009年上半年,我院在江門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局的正確領導下,積極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緊密圍繞年初制訂的目標任務及醫院發展戰略,狠抓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強化醫院管理,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力求在“科學發展、先行先試”上求突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把握中醫事業發展良機,保持醫療服務穩健增長
2009年,中醫藥事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國家先后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和國務院重視中醫藥工作,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決心。
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全院上下意氣風發,銳意進取,保持各項服務指標穩健增長,醫院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9年上半年,全院服務總收入12549萬元,同比增長18.5%;門診人數39萬人次,同比增長4.8%;出院人數9395人次,同比增長7.5%;每門診費用116元,同比增長7.4%;每床日費用736元,同比增長11.5%;藥品收入占服務收入比例42.48%。病床使用率101.4%;病床周轉率16.2%;平均住院日11.4天。中醫治療率77.2%;手術前后符合率99.9%;治愈好轉率92%;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77.7%;三日確診率99.1%;門診診斷與出院診斷符合率 95.6%;入院診斷與出院診斷符合率99.4%。
二、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做勤政廉政的表率
(一)廣泛動員干部職工參與,自覺投身學習實踐活動
我院作為全市第一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單位,在江門市委第七指導檢查組及市衛生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這一主題,積極推進學習實踐活動的各項工作,整個活動開局良好,進展順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是迅速行動,及時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把動員精神傳達到位,把活動主題理解到位,把工作部署落實到位。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我院結合醫院實際和特點,自選特色動作,積極開展“問計于僑,問計于民、問計于患”活動,并進行了實施中醫“治未病”工程;運輸配送、保安、護工管理社會化;積極推進中醫藥進社區工作;第一、三門診部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啟動暨大(江門)研究生培養基地工作;開展感恩文化活動,提升醫院服務品牌等六個專題的調研。推進新一輪“十百千萬”工程,積極幫扶駐村點荷塘鎮塘溪村,協助該村解決出租地手續問題,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
二是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順利完成了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形成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組織群眾評議等三個環節的工作。共印發征求意見表400份,發放調查問卷150份,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12場次,參加座談人數325人次,收集意見和建議99條,形成了高質量的分析檢查報告,經群眾評議,滿意率達98.2%。活動中,共向市學習實踐辦提交18篇稿件,受到市領導的肯定與好評。在順利完成了第一、第二階段的各項工作后,已于7月1 日轉入活動的第三階段。
(二)加強行風作風建設,提高防腐拒變能力
作為治病救人的場所,我院始終秉承大醫精誠,臻于至善的原則,不斷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保證廉潔行醫、保障患者權益。上半年,我院通過召開社會監督員會議,病人滿意度測評等形式,收集群眾對我院的意見與建議。經測評,住院病人滿意度99.3%,門診病人滿意度98.96%,隨訪患者滿意度99.8%。醫務人員上交、拒收紅包125人次,金額達 49260元,收到表揚信44封,錦旗20面。
(三)陽光采購,惠澤民生
嚴格執行藥品網上陽光采購的選標結果,對全院藥品在廣東省互聯網藥品采購系統上實行網上采購。上半年,網上采購藥品金額約四千萬元,占藥品采購總金額的99.16%,所有網上采購的藥品均按物價部門規定的中標零售價售予患者,網上采購品規1068個,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規定的指標。特殊病種需使用網下采購的藥品時,均向江門市藥品招標采購辦公室報告備案。
三、著力加強醫療管理,切實提高服務質量
(一)加強急診管理工作,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能力。
我院在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工作中,做到及時報告,指揮得力,反應快捷,措施果斷,救治成功。如對新型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隔離、診治工作及“4.20司前-水口高速公路車禍”、“5.5體校學生吸入有機磷農藥氣體不良反應事件”等危、急、重病人的搶救工作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尤其是對甲型 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我院積極備戰,認真做好了預檢分診工作及應急物質、藥物的儲備,不斷提高防控水平。在5月21日進行的防控工作演練,得到上級衛生部門的充分肯定。共收治了2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及2例觀察病例,經隔離并予以中醫中藥抗病毒治療后,均已痊愈出院。
(二)開展“百日專項檢查”工作,完善各項醫療制度。
根據醫療安全百日專項檢查工作的具體要求,我院于今年2月份對相關臨床科室進行了督查,查找醫療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深入分析原因,對存在的問題及不足結合科室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整改,辦好全院非自然死亡病例討論會及每季一次醫療糾紛處理分享會,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為形成長效機制,我院完善修訂了相關的醫療制度,如《醫療植入物及貴重耗材使用管理規定》。此外,還按規定重新規范了部分臨床科室的中醫命名。
(三)強化質控管理力度,確保醫療服務安全。
今年上半年,我院共舉辦了3次醫療質量管理暨科主任醫療質量點評會,主要對2008年底及2009年上半年醫療質量存在的問題及隱患等情況進行通報,對部分特殊病例進行點評、討論,提出改進意見和整改方案,強化醫療質量管理,增強醫護人員的醫療安全與防范意識。堅持實行每月質控通報制度,上半年共抽查環節病歷495份,病重、病危、搶救病歷749份。根據有關管理規定,對其中31份病程記錄書寫不規范,3份違反知情同意制度的病歷相關責任科室和個人科室進行了處罰,并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臨床科室,要求及時整改。
(四)加強護理工作管理,嚴防護理差錯發生
醫院繼續落實《廣東省護理工作管理規范》,完善4個護理管理委員會:護理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委員會、護士培訓與科研委員會、專科護理管理委員會、職業安全及護士維權委員會的建設,并成立了16個相應的職能小組,開展護理管理工作,深入科室檢查、督促、考評,每月、每季度組織全院交叉大檢查,發現臨床護理不足,及時進行質量分析及缺陷講評,嚴把護理質量關。上半年,共抽查一級護理1697人次,危重病人255例,抽查運行病歷醫囑564份。特別是加大了對輸血安全管理的檢查力度,著重檢查輸血查對制度的落實與預防血液污染的情況。
醫院廣泛動員全院護理人員參與、學習APN排班模式,為醫院全面實施護士層級管理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五)加強“三基三嚴”培訓,積極開展技能競賽
為使全院醫護人員擁有過硬、過強的理論知識及臨床動手能力,更好的服務于廣大患者,醫院著力加強各項培訓工作,并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技能競賽。包括,做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強化護理人員的“三基三嚴”訓練;加強護士在職教育;繼續開展專科護士培訓;組織開展“外周靜脈安全型留置針輸液護理技能大賽” 及青年醫師知識競賽。
四、加強醫院內涵建設,提高醫院綜合實力
(一)加強中醫特色建設,積極開展“治未病”工程
我院大力開展中醫特色建設,突出中醫療效。自年初要求各科室新開展中醫特色診療技術及中醫護理操作以來,醫院在提高中醫治療率,推廣院內中醫制劑等方面取得了實效。如創傷骨科、腦病科等利用中藥封包治療、中藥穴位貼敷和中醫定向透藥治療等方法,突顯中醫特色,取得明顯療效。
針對中醫“治未病”工程,醫院經深入調研,決定以體檢中心為平臺,設立專門人員組織機構,開設“治未病”健康咨詢及體質辯識門診,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通過中醫名家經驗劃分的八種體質,對亞健康人群進行體質辨識、健康評估,并作出相應的中藥處方干預調理,逐步建立起體質辨識中心、健康干預中心,并充分利用名中醫工作室、亞健康防治中心等資源,從“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瘥后防復”三個層面加快“治未病”服務網絡的建設。
(二)加強專科建設,樹立品牌優勢
我院著重抓好中醫特色專科、重點專科的建設,院領導班子重新審視了醫院目前的發展定位,決心采取人才引進優先、資金投入優先等舉措對潛力科室進行重點扶持,花大力培養中醫名醫、建設中醫名科、打造中醫名院。繼續組織好肛腸科、婦科、呼吸內科申報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再評審的各項準備工作,力爭早日建設成為省級中醫重點專科。
繼續開展調查、研究,為打造我院骨科中心、腦病中心、心臟中心、腫瘤中心等四大治療中心做好準備。尤其是我院骨傷科和腦病科,作為廣東省首批中醫名科,正積極尋求新的突破口,破除目前發展定勢,促進科室跨越式發展。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初步實現數字型醫院
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省、市各級領導的支持與關懷下,我院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已申報 “國內中醫醫院信息化示范單位”。為成功申報“國內中醫醫院信息化示范單位”,我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收集、整理資料的同時,針對醫院信息化系統存在的不足積極作出改變,先后完善、研發了“門診醫生、護士工作站”、“住院醫生、護士工作站”、“電子病歷系統”、“ LIS系統”、“ PACS系統”、“OA系統”等等,使信息化系統在提高醫療質量、完善醫院管理、體現經濟效益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今年上半年,還著重進行了無線網技術在醫院的應用研究,重點設計了靜脈輸液監控系統,利用現代傳感器、單片機、多種無線網絡、數據庫等技術組合,以研發出一種智能輸液監測管理系統并實現與醫院系統的聯網。系統正式實施后,護士手持掌上PDA就可對全病區輸液患者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護,將大幅降低護理人員勞動強度,減少醫療差錯,對臨床工作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醫院發展增添活力
醫院根據發展戰略目標及崗位需求情況,以“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原則,努力拓寬渠道,積極做好人才引進及人事調配工作。今年上半年,我院積極做好人才選拔**工作,組織了多場**考試,經嚴格的筆試、面試、試工等程序,現已錄用博士1名、碩士3名、大中專護士10名。
為進一步深化人員聘用制度改革,提高我院職工隊伍整體素質,醫院努力做好中層干部競爭上崗相關準備工作。按照“多數穩定、個別調整、補缺為主,促進我院干部年輕化、專業化”的原則,正在完善相關工作方案,并已向市衛生局申請增設3個科室。
(五)加強科教能力建設,打造創新型中醫院
為貫徹實施科教興院方針,結合醫院實際情況,積極組織員工申報各級課題,其中向江門市科委申報項目39項,向江門市衛生局申報項目3項,向廣東省衛生廳申報項目2項,向廣東省中醫藥局申報項目10項。其中《醫院靜脈輸液監控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列入廣東省科技計劃。我院積極與廣州中大藥物臨床研究中心等多家單位合作,以組長單位的身份主持了《百合固金片治療肺腎陰虛證臨床試驗》等多個臨床實驗,提高了相關人員的臨床研究能力與水平。
教學工作方面,對新來院學生進行接待安置及崗前教育,全院現有醫學類實習生129人。配合省委省政府對口支援汶川抗震救災工作,積極支持接收四川醫學生來粵實習,現已接收川北醫學院學生12人。今年5月份,我院作為暨南大學醫學院單獨一所中醫類非直屬附屬醫院,順利通過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中醫學專業試點認證工作,并獲得好評。
五、完善后勤保障工作,確保醫院安全維穩
(一)落實多項基建工作,滿足醫院發展需要
上半年,醫院根據相關計劃任務,加緊落實了多項基礎建設工作,為滿足醫院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硬件保障。共完成直線加速器機房的建設、裝修、驗收工作;第一門診部住院病房改造工程;江門市老年干部大學健教室的建設工作,并積極落實江門市基層中醫藥人才臨床培訓基地的設計工作及其他申報工作。
(二)狠抓綜治維穩,力保安全生產
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管年活動”為契機,以實現“二無發生”(即無重大政治或刑事案件發生,無安全事故發生)為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醫院切實抓好綜治維穩工作,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形成了科室有目標、個人有責任,群防群治,齊抓共管的局面,并取得了良好成績,全面實現了規定的責任目標。
(三)購置配套設備,服務臨床一線
醫院緊密圍繞各項工作的發展實際,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方式及采購程序規定》的要求,通過招標采購,逐步更換年久老化的設備及添置新技術項目所需的各種設備。上半年,手術室添置麻醉機兩臺及監護設備;泌尿外科購置鈥激光;放射科購置DR;內分泌科招標采購透析機三臺。此外,醫院順利領取了省《輻射安全許可證》,更換和申領了MRI、CT、DSA和直線加速器的配置證,腫瘤放射治療項目通過廣東省職業病防治所檢測,已試運行。
六、弘揚中醫文化,惠施仁心仁術
(一)以嶺南中醫藥文庫為載體,傳承中醫文化精髓
根據《嶺南中醫藥文庫》撰寫要求,為翔實記載我院五十年發展歷程、臨床學科及輔助科室發展情況、門診建設、教學發展、科研成果、醫院管理及其他重大事情等方面情況。我院積極投身《嶺南中醫藥文庫》編寫工作,成立了嶺南中醫藥文庫編寫辦公室負責統稿工作及終審編排工作。在全院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撰寫工作已進入收官階段。
(二)彰顯公益,上善若水
積極組織參加醫療保健工作。共組織了“慈善公益萬人行醫療保健”等共9次醫療保健。
繼續做好各類型的義診活動,共組織并參與了7次義診活動。其中3月7日舉行的以“關愛女性從健康開始”為主題的大型義診活動,受到廣大女性群眾的好評。
舉辦社區中醫藥預防保健講座2次,向市民、村民、外來民工普及中醫藥衛生知識。繼續與老干部大學合作舉辦《中醫.經絡與健康》和《中醫養生與保健》保健班。
與蓬江殘聯聯合發起“讓愛牽手,復明行動”。為15例白內障患者成功實施了復明手術,共減免醫療費用16242元。
與市殘聯共同發起“康復救助行動”。已有20名資助對象辦理了康復救助住院治療,其中17名受助者好轉出院,醫院除為17例患者減免康復住院費用共計23115元外,還為他們送出價值共34000元門診跟蹤康復治療。
積極參與市紅十字會牽頭舉辦的“一元愛心,救心行動”。作為本次救助活動定點醫院之一,我院目前已接收救助申請41人,其中篩查34人,有18人經篩查符合手術條件,已成功實施手術治療10人。愛心救助活動正按序進行中,得到了市領導和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