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現有職工137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89人,博士、研究生61人,大學本科學歷436人;高級技術職稱201人,中級技術職稱414人;設... [ 詳細 ]
三醫院八天降生167個“小龍寶寶”
時間:2013-02-27 14:19來源:求醫網
蛇年到,“小龍寶寶”到。春節期間,東營各大醫院的婦產科里也是熱鬧非凡。2月18日,記者從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等三大醫院了解到,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三大醫院共有167個“小龍寶寶”降生,其中剖腹產的寶寶有77個,剖腹率近46%。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于剖腹產比率的警戒線為低于15%。當前我國剖腹產率為何如此高,什么樣的情況才選擇剖腹產,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勝利油田中心醫院首席專家、產科主任殷紅梅。
為了孩子安全降生,媽媽挨刀也值
2月18日,記者從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等市內三大醫院了解到,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三大醫院共有167個“小龍寶寶”降生,其中通過剖腹產降生的寶寶就有77個,占了總數的46%。
2月18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了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的產科,見到了醫院產科主任殷紅梅。殷紅梅告訴記者:“從正月初一到初八,我們醫院共降生了48個孩子,其中有15個孩子是剖腹產。現在人們特別是年輕媽媽特別注重養生,所以絕大部分還是堅持自然生產,但是為了保障母嬰安全,少數孕婦還是選擇剖腹產。” 據了解,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去年的剖腹產率在50%左右,今年年初卻下降了不少。
在產科病房外記者看到,有不少孕婦正在走廊里來回活動。正在扶著墻一步步活動的孫女士雖然身體不方便但難掩心中的喜悅。“是個大胖小子,六斤七兩,這年過得高興啊。”孫女士告訴記者,她是剖腹產,本來產前檢查還挺正常想順產的,可是試產了大半天也沒有動靜,最后為了孩子安全就選擇了剖腹產。“雖然挨了一刀,值了。”
剖腹產不是想剖就剖
“10位孕婦中也就有1位孕婦會主動要求剖腹產,而且剖腹產并不是想剖就能剖,我們還是鼓勵自然生產。”殷紅梅告訴記者,她之前還遇見過一位孕婦,來到醫院后不顧自己的身體條件堅持自然生產。但是經過醫院檢查之后,她的身體情況并不適合自然生產,如果強行堅持自然生產那么孕婦和胎兒就會有危險。最終,在醫生的詳細疏導后,孕婦才選擇了剖腹產。
選擇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產并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也不是醫生說了算的,是根據母嬰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分娩方式。殷紅梅說,如果產前孕婦被檢查出有胎位不正、漏斗骨盆、臀位、胎兒宮內缺氧、胎兒窘迫、疤痕子宮、試管嬰兒、雙胎妊娠、巨大兒以及妊娠期合并癥等情況,自然生產會對母嬰造成傷害時,醫院的主治醫師都會建議孕婦進行剖腹產。如果孕婦不聽醫生勸導,強烈要求自然生產或是剖腹產,醫院會讓孕婦在手術協議上簽字,然后進行手術。
為謀取經濟利益剖腹產率居高不下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于剖腹產的比率的警戒線為低于15%。而我國大多數醫院剖腹產比率通常在40%~60%,個別甚至達到90%以上。而為何剖腹產率在我國會如此之高呢?
“在某些個別的醫院,他們為了謀取經濟利益,不僅提高剖腹產的手術費用,而且在對孕婦的具體情況沒有搞清楚之前就主張做剖腹產手術。因此要選擇正規醫院進行就診,而且分娩方式選擇之前的各項檢查是必須的。”
“另外,剖腹產率高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個別醫院為了避免醫療糾紛,主張孕婦選擇剖腹產。”殷紅梅說,因為自然生產的產程一般都需要10幾個小時,個別的需要20多個小時,助產師必須全程盯著,而且時間長風險就大,個別醫院為降低風險,避免醫療糾紛就選擇為患者進行剖腹產手術。
對于剖腹產,很多年輕人之所以贊同是為了避免自然分娩的劇痛。年輕的張女士的孩子已經5個月了,她告訴記者,“自己沒什么經驗,身邊的姐妹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剖腹產,并且她們都說不疼沒有什么后遺癥,我就選擇了剖腹產。”
相關鏈接 如何正確看待剖腹產
殷紅梅介紹說,剖腹產也叫剖宮產,就是手術切開孕婦的腹部及子宮,用以分娩出嬰兒,從而避免因陰道生產可能對母嬰性命及健康造成損害。剖腹產的優點在于輕松快速,可以解決孕婦難產,對孩子相對比較安全。因為手術時間短,在麻醉劑和抗生素的作用下疼痛少,術后四天左右就可出院,回家慢慢調理靜養。但是,剖腹產也有不足之處,如果是初胎就容易造成疤痕子宮,在生第二胎時容易出現黏連,損傷風險加大。而且疤痕妊娠流產的幾率也增大了。另外,個別患者在剖腹產手術后會出現感染,嚴重會造成切除子宮的情況。
“準媽媽,特別是初胎的準媽媽一定要正確認識剖腹產。不要因為怕疼或是圖省事而隨意選擇。”殷紅梅說,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身體狀況良好,醫生還是建議自然生產,這對孕婦身體恢復好而且讓嬰兒有一個適應外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