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市第一醫院
- 【類型】三級 / 綜合醫院
- 【電話】0312-2096555
- 【網址】www.dyyy1904.com
- 【地址】保定市百花東路966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食管癌外科治療新進展
時間:2012-11-03 10:34來源:求醫網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食管癌患者占世界大部分,食管癌治療原則是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性治療,手術是食管癌治療的首要選擇。經過多年的發展,食管癌外科治療不斷進步,在手術切除率、手術并發癥或死亡率均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根據統計數據,食管癌總的手術切除率為91.3 % ,總5年生存率為31.6 %。目前,隨著技術的進步,食管癌的外科治療不斷有新的進展。
1、 管狀胃的應用:
對于食管癌,我們常規術式是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吻合術,所以食管切除后胃是優選的食管重建器官。傳統的手術方式是以全胃代食管為主要術式,術后有60-80%患者發生胃食管反流的主觀癥狀,甚至引起吸入性肺炎、哮喘等相關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多年來, 國內外學者抗反流的主要思路是改變吻合方式,加用抗反流操作的各種術式,但效果均不理想。后來根據研究解剖標本胃部血管鑄型,得出結論:胃網膜右動脈是胃大彎側主要的供應動脈,盡管胃網膜左動脈分布達到了胃中部區域,它與網膜右動脈的交通卻很少,同時,胃右動脈的血供極少。在此解剖基礎上建立管狀胃理論支持,管狀胃的血運僅保留一支胃網膜右動脈,血供便能完全滿足管狀胃的需要。管狀胃的優點包括:①管狀胃長度較全胃增加,可提至頸部滿足頸部吻合的需要;②胃體變長,減少頸部吻合口的張力,減少術后吻合口瘺的發生;③切除胃小彎部分,賁門旁、胃左動脈旁、胃小彎淋巴結清掃快速、徹底;④胃體變窄,胸胃對心肺的壓迫減少,對心肺功能的影響小;⑤胃粘膜泌酸面積減少,胃內容物反流量減少,減少誤吸風險。
2、 微創食管手術治療食管癌的進展
胸外科微創手術較早應用在了肺和縱隔手術中,食管手術應用相對較晚。目前腔鏡下食管癌手術方式有:胸腔鏡食管切除、開腹游離胃,食管胃頸部吻合術;胸腔鏡食管切除、開腹游離胃,食管胃胸內吻合術;開胸食管切除、腹腔鏡游離胃,食管胃胸內吻合術;胸腔鏡食管切除、腹腔鏡游離胃,食管胃頸部吻合術;開腹游離胃,腹腔鏡輔助經裂孔食管癌切除術;腹腔鏡游離胃,經裂孔食管癌切除術;胸腔鏡輔助經膈肌食管癌切除術;經縱隔腔鏡下食管癌切除術;手輔助胸腔鏡下食管癌切除術。其中,以胸腔鏡食管切除、開腹游離胃,食管胃頸部吻合較為常用。目前有學者認為食管癌腔鏡手術的適應證為:腫瘤直徑< 5.0 cm ,無明顯軟組織陰影者或以腔內生長,無明顯外侵及無明顯淋巴結腫大者,即I、II 期為主和部分III 期食管癌。采用電視胸腔鏡下食管癌切除,創傷小,可以清掃淋巴結,但手術操作時間較長,延長了單肺通氣的時間。淋巴結清掃需要豐富的經驗,術后是否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尚需證實,因而這一技術需要進一步研究。
3.食管吻合技術的進展
傳統手工吻合技術的改進:分層吻合。也就是在傳統食管手工吻合的基礎上,發展了食管分層吻合技術。通過對照研究,分層吻合、環形吻合器吻合、傳統全層吻合三者的吻合口瘺發生率分別為0%、3.5%、5.8%,術后6個月的隨訪發現上述三種方式吻合口狹窄的發生率分別為0.6%、9.9%、7.8%,較之吻合器與手工全層吻合,分層吻合可有效較低術后吻合口瘺的發生率。而隨之而來的吻合口狹窄卻擺在了外科醫生面前,目前臨床常用的吻合技術有手工吻合(具體縫合技巧可有差異)、環形吻合器行端側吻合,和直線型縫合器行側側吻合。通過研究顯示,使用吻合器較手工吻合后,吻合口狹窄發生率較高。吻合口狹窄對患者術后進食有一定影響,長期可降低生活質量,加重患者精神負擔,部分患者還需再次行吻合口擴張以解決狹窄問題。上世紀90年代,胃食管側側吻合技術問世,最初的結果證明,側側吻合技術可以增加吻合口橫截面的面積,這在解剖技術層面避免了術后吻合口狹窄的發生.研究表明,側側吻合技術能有效降低吻合口瘺和吻合口狹窄的發生率,患者在術后7天可經口進食,平均住院時間為9天,因此該吻合方式是一項安全、有效、低并發癥的選擇。目前,國內食管癌手術已有部分患者采用了側側吻合技術,有利于減少術后吞咽困難等并發癥,改善咽食管區域功能。
4、人工食管的研究進展
食管癌手術切除后,目前常用的代食管器官為胃、小腸或結腸,絕大部分病例采用的是胃代食管行胃食管吻合,以上方式的不足也是眾所周知。因此,尋求一種理想的“人工食管”一直是食管外科學者的夢想和目標。目前研究的主要熱點為生物型和組織工程化人工食管,消除原料的異物抗原性,成為細胞組織生長分化的基質材料,并完全保留生物材料的原有物理特性。此項技術在以犬為動物模型的試驗中取得了成功。有學者提出的食管再生過程為:人工食管植入→膠原纖維結締組織覆裹形成“新生食管”→黏膜上皮化→血管、肌肉、神經、腺體再生→“新生食管”纖維層重塑。目前而言,由于人工材料的選擇、術后并發癥發生等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尚無可用于臨床的人工食管,各項研究還處于實驗室階段,但關注現在的研究進展,我們已能窺見人工食管的端倪,一旦人工食管用于臨床,對食管外科將是革命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