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建于1864年3月1日,時稱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為國內當時規模最大的西醫醫院... [ 詳細 ]
火紅的七月 火紅的青春
時間:2012-11-03 10:55來源:求醫網
火紅的七月,我們十位博士生在學校領導和醫院老師們的帶領下,組成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暑期博士生三下鄉**者服務團,來到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和石鼓鎮開展義診、講座和調研等活動,為建黨90周年獻禮。
麗江為人熟知的一面是宜人的風景和浪漫的天堂。麗江還有更為豐富的一面,那就是紅軍長征時曾經在這里留下革命的足跡。1936年4月24日至26日,賀龍、任弼時、肖克、關向應、王震率紅二、六軍團在當地人民的支持和幫助下,從麗江石鼓鎮順利搶渡金沙江,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北上抗日,取得了戰略轉移的勝利,譜寫出壯麗的歷史篇章,這段歷史讓石鼓鎮聲名遠揚。
紅軍渡口紀念碑,就聳峙在石鼓鎮街尾臨江坡頭,紀念碑側憑欄遠望,大江橫陳,煙云浩渺,萬里長江第一灣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賀龍敲石鼓,紅旗漫天舞”,當地流傳的這句話用寥寥幾字就說出了當年紅軍長征時的場面,讓人心潮澎湃。紀念碑下方有一座高大的古銅色雕像,一位渡工雙手緊緊握住紅軍指揮員的手,軍民深情凝望,渡船的大槳還靠在身旁。渡工的眼神里飽含著對革命事業的衷心支持和祝福,而紅軍指導員的眼睛里則流露出對革命群眾的真誠感謝和依依不舍。雕像的石座正面在黑色的大理石上刻著“金沙水暖”四個字,在石座背面黑色的大理石上刻著一首七絕:“青峰壁立水云間,南下金沙直北還;神兵天降曾飛渡,萬里長江第一灣”,昭顯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和英勇無畏的紅軍精神。
在這樣一個具有歷史底蘊的小鎮上開展義診,讓大家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油然而生。隊員們一到達就立刻開始義診和調研,將長途跋涉的疲憊和不適完全拋之腦后。看著蜂擁而至的父老鄉親那一雙雙飽含殷切期望的眼睛,我們都盡自己所能,耐心細致地向每一個人解釋病情、提出建議,直到他們滿意離去。從上午到下午,沒有一個人主動提出要就餐,而且由于語言交流存在一定障礙,有些話要說兩遍甚至三遍,團員們的嗓子都很干澀,但每一個人都不知疲倦、反而覺得心里很踏實,很幸福,因為這是我們每一個醫學生以己所長、回報社會的契機,也是我們每一位年輕黨員奉獻青春、為黨獻禮的心愿。
時至今日,義診過程中的許多細節仍然歷歷在目。云南地處云貴高原,紫外線比較強烈,造成老年人群中白內障發病率極高,受困于當地醫療水平和居民經濟水平,許多病人僅僅施行了單純白內障摘除術,而未植入人工晶體,因此術后視力恢復較差,還有更多的病人連單純的白內障摘除術都未能施行,生活質量極差。WHO提出“光明2020,人人享有看見的權利”,對國內的眼科醫生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這次義診更讓我意識到肩上責任的分量。雖然我們的義診活動無法實施手術,但是,當地急需白內障手術的信息值得我們上報到相關部門,使其能被納入“光明快車”救助范圍,進而在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問題。
回望歷史,長征紅軍戰士們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義無反顧,今天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長征的光榮革命傳統,就要保持戰爭年代那么一股勁,那么一種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為了老百姓的健康踏實工作,為了祖國的衛生事業盡心出力,無悔于多年醫學院的深造,無愧于國內共產黨黨員的榮譽!
每天早上大約六點鐘左右,作者都會準時的在住家的樓頂喂食麻雀,一群麻雀每天早晨也總會準時的在那里唧唧喳喳用它們自己才能聽得懂的語言,迎接作者的到來。某一周日早晨,突然發現雀群里多出一只美麗的鸚鵡,且不懼人,給作者增添了無限的歡樂。欣喜之余作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