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區中心醫院始建于1945年,是全區醫療中心和突發事件急救中心。2005年10月,接受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托管;2008年10月,... [ 詳細 ]
奉賢區中心醫院完成整體搬遷投入試運行
時間:2012-11-03 15:12來源:求醫網
引言
2012年10月27日、28日,2天時間,28個臨床醫技科室,327名患者,696臺件醫療儀器設備,3萬多件物資,11輛救護車,6輛箱式貨車,6輛巴士汽車……歷經了67年滄桑與輝煌的奉賢區中心醫院從位于南奉公路的9588號的老院順利搬遷至南奉公路6600號的新院。順利大遷移的背后,凝聚了多少智慧和心血、艱辛和付出……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新院準備
新院的建設在市、區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順利推進,韓正、沈俊、沈曉明、楊雄、殷一璀等市領導先后蒞臨指導。區委書記時光輝、區長莊少勤多次現場辦公,指導新院建設。
隨著醫院整體搬遷日期的臨近,新院的各項準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各類工程項目的驗收,3萬余件家具物資的配置和分配,1067臺件新增及提前移機設備、350臺信息工作站的安裝、調試、培訓,水、電、氣、消防、空調、電梯等聯動調試,標識系統的指引導向,醫院地址、執業地址的變更,醫療執業、放射診療、輻射安全許可證、事業單位更名、消防、環保證件辦理等一應俱全……一座現代化的醫院正以她嶄新的姿態、完善的服務設施,雄厚的技術和裝備,承載全區百姓的健康福祉。
完善方案
面對事關病人救治安危、龐大復雜的搬遷任務,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區委常委會專門聽取區衛生局關于區中心醫院升級遷建工作情況及醫院搬遷方案匯報,并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區長莊少勤為組長,區委常委、副區長徐劍萍和趙榮根為副組長,副區長錢雨晴為常務副組長以及宣傳、衛生、交通、公安等17個委辦局為成員單位的區級工作領導小組。25日,區長莊少勤、副區長錢雨晴到醫院現場辦公,聽取各類醫務員工的意見建議,指導完善搬遷方案;26日晚7點,區委書記時光輝親臨區中心醫院看望并勉勵醫務人員。
為加強對醫院搬遷工作的具體指導,區衛生局專門成立了以宋志紅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中心醫院院長為副組長,局辦、醫政、紀監宣傳、信息等部門以及中醫醫院、奉城醫院、區救護站、南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為成員的搬遷工作小組,負責醫院搬遷工作的協調和醫療救治保障等工作。
在六院何夢喬老院長的親自指導下,醫院也成立了以院長、書記為組長,執行院長為執行組長,其他副職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醫療護理、后勤、信息保障等9個工作小組。艾院長為總指揮,朱書記、鄔院長分別擔任老院、新院的指揮,副職領導和工作小組負責新、老醫院分管區域的搬遷協調。各臨床醫技科室也相應成立了科主任、護士長、支部書記為主要成員搬遷工作小組,形成了上下嚴密、分工協作、層級分明的立體指揮體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醫院搬遷方案是指導搬遷工作的指南,必須周密細致、宏觀考慮、微觀入手,以病人安全為最高原則。
病人搬遷安全第一。為確保住院病人的正常救治和安全轉運,醫務科、護理部等部門對病人轉運的交通工具、運送時間、電梯壓力、車輛行使路線等反復踩點、測算,梳理并制定住院病人的ABC分類標準和轉運流程,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預案、危重病人、干保病人等個性化轉運方案,并與各科室共同探討轉運過程中銜接安排。門急診辦等相關部門對新院門急診病人就診流程反復設計、推敲、體驗,力求合理優化;與各科協商調配人員,落實急診危重病人的轉運,搬遷期間新、老醫院兩邊急救病人的正常救治,新院門診的開張運行等。
科室搬遷事無巨細。各臨床科主任謀劃的是病人的病情評估分類、醫療力量分配、轉運途中的病情把握處理等;而細心的護理部考慮更多的是病人身份的識別、轉運銜接、行裝打點、宣教安撫等;既要保證正常的醫療護理工作不受影響,又要做好提前搬運和同行轉運的各項準備,要兩不誤,更要兩全其美。
信息樞紐至關重要。現代化的醫院,信息系統是醫院運行的生命線,新系統的調試、服務器的切換、數據庫的備份、HIS系統集成、HIS/PACS聯合接口測試、工作站的安裝調試、新系統操作培訓等,信息科經常通宵達旦。
醫學裝備舉足輕重。隨病區病人同時轉運搬遷設備656臺件,后續搬遷42臺件,移機設備的安裝、調試、培訓,設備科已記不得經過了多少次與廠方、科室的溝通協調。
后勤保障繁雜瑣碎。新院的水、電、氣、物資供應分配,老院的停車安排、場地準備、行車路線、全院運送安排等等,無一不在后勤管理部門的視線之下。
模擬演練不可或缺。為使搬遷順利有序, 10月6日、7日、23日組織1200名**者分別進行住院病人、門急診就診流程、后勤物資、醫療設備的搬遷演練,查找問題,積累經驗。
宣傳動員
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做好全方位、覆蓋全區的宣傳和信息發布工作。對外通過奉賢主流媒體報、臺、網、通訊等向全區百姓介紹新院的布局、設施、診療流程、交通、搬遷開業等信息,接受各方咨詢;對內組織職工參觀了解新院環境設施和布局、醫院搬遷部署,明確工作任務和崗位職責;召開全院動員大會,要求站在全區的高度來完成此次搬遷工作。
齊心協力 安全轉運
嚴陣以待
27日早晨5點多,天剛蒙蒙亮,新、老兩邊醫院已是燈火通明、人流穿梭,急診樓和住院大樓都在為搬遷做最后的準備。老院的醫生們給病人作最后一次查房,護士們正在對病人的胸牌、腕帶作最后核對、確認,對病人重復著下樓的順序和注意事項。
急診大樓、外科大樓廣場前,救護車、巴士汽車、箱式貨車依次停泊在指定的位置上,現場指揮人員、醫務人員、公安民警、紅馬夾**者都已進入工作狀態,老院、新院、公安分局三個指揮部,錢雨晴副區長、徐劍萍副區長、趙榮根副區長坐鎮指揮,6:30所有工作準備就緒,等待著出發的指令。
有序轉運
6:15分,乘坐大巴轉運的普外科病人開始下電梯。
6:30分,急診病人第一輛轉運救護車出發……
6:55分,住院部第一批3名干保病人的轉運救護車駛離老院;
6:56分,艾院長:“報告區長,1號、2號車準備就緒,請指示”,“出發”錢區長聲音堅定有力,當普外科、呼吸內科等科室的65位病人分乘1號、2號大巴轉運車緩緩駛離醫院時,總指揮立即向新院指揮鄔院長發出病人接受指令,同時發令第一批箱式貨車轉運病人準備下樓,一切井然有序……
7:10分,轉運干保3床病人的救護車隨車醫生報告,病人26日夜間病情起伏,途中忽然呼吸變得淺慢,出現屏氣現象,經隨車醫護人員果斷、快速的搶救,呼吸逐漸由慢恢復至正常,可謂有驚無險。
7:16分,第一批箱式轉運車由警車開道前往新院。
8:18分,有位在產房待產的孕婦忽然胎心發生變異,羊水已破24小時,總指揮當即調用11號備用救護車將其轉往新院手術。
9:05分,莊區長前來老院親切看望醫務人員和病人。
9:53分,120救護車將一名被電擊昏的傷員潘苗送到老醫院,此時,老院雖已停診,但搶救功能依舊保留。守班醫生立即跳上救護車,展開施救。總指揮緊急調度新院:“幾分鐘后,有搶救傷員到。10:12分,潘苗順利抵達新院并接受全方位檢查,11點左右脫險。家屬激動地說:“因為新老醫院的搶救無縫對接,才沒浪費一秒鐘的救人時間” 。
10:20分,原定由箱式車轉運的呼吸內科40床病人,在等待轉運的過程中突然氧飽和度下降,進行性呼吸困難,立即改用救護車轉運,途中經隨車醫生搶救處理,后安全抵達新院。
10:30,在外科大樓底樓大廳西門口,突然見4位紅馬甲**者站成一排拉起了一塊綠色的方布,原來雖然天氣不冷,風也不大,但**者們還是怕里面等待轉運的產婦和新生的寶寶吹到風,等候大廳里頓時溫馨四溢。
安全到達
急診。由老院急診轉來的8位病人分別由4號、5號救護車分8批轉運,6:50、6:52、7:23、7:27、8:00、8:33、8:38、8:41分陸續安全到達新院。期間分別接受了一批6人車禍傷病人、經老院搶救處理后轉來的2位急診病人和其他急救病人……
病房2號樓。7:10分,由3輛救護車轉運的第一批3位干保病人安全抵達2號樓前新院,迎候多時的醫護人員平穩快速地將病人運送到病區。
病房1號樓。7:45分,第一輛轉運外科病人的大巴到達新院病人陸續下車,轉運、交接、護送快速、有序。
在轉運外科手術病人時,因病人下車不便,醫生一一把病人抱到輪椅上,令在場的人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