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是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前身為法國天主教會 1901 年創辦的圣修醫院,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1951 年5 月起成為成都鐵路局... [ 詳細 ]
胸心血管外科采用腔內隔絕術成功治愈一例腹主動脈瘤
時間:2012-11-03 15:42來源:求醫網
胸心血管外科近日采用帶分支血管支架成功為一例腹主動脈瘤患者行血管支架腔內隔絕術。該患者系一位74歲老年男性患者,因“左側基底節腦梗死”在當地醫院就診,治療期間做彩超檢查時意外發現腹主動脈瘤,但由于腹主動脈瘤不可自愈,需手術治療,而手術的風險性非常大,當地醫院都沒有開展相關的治療。因該病死亡率較高,同時擔心傳統手術創傷大,并發癥多,大爺長期精神憂郁、寢食難安,遭受病痛的煎熬。經過多方打聽,大爺的家人得知我院具有介入治療的成熟技術,隨即給大爺辦理了住院手續入住我院胸心血管外科。大爺入院后,胸心血管外科非常重視,組織放射科、心血管內科、麻醉科等相關工作人員就手術方式、手術風險、風險干預等進行討論,明確手術方式并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后,于7月28日在介入下成功為該患者成功實施微創腔內隔絕術治療主動脈瘤,術后第二天患者就恢復正常飲食并下床活動,目前病情恢復好,經術后影像檢查示瘤體被完全隔絕,支架位置正常,確認手術成功,擬于近期出院。聽到主管醫生宣布手術成功的消息,大爺拉住醫生的手欣喜地說:“安置在我肚子內的定時炸彈終于被你們安全拆除,我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吃頓放心飯咯!大爺感謝你們啊!”
鏈接閱讀
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是心胸外科的危重疾病之一,其誤診、漏診率很高,當發生主動脈夾層時,往往表現為突發的劇烈胸背部疼痛,一旦破裂會在短時間內大量出血導致死亡,死亡率高達70%-90%。以往,該疾病主要通過外科手術治療,但手術創傷大、并發癥多、術后恢復慢。隨著微創技術的迅速發展,血管介入方法的不斷改進,大部分動脈瘤/動脈夾層病人通過微創介入安置血管支架都能夠獲益。微創腔內隔絕術只需在大腿根部做一長約3cm的小切口,顯露并穿刺股動脈后經鞘管送入口徑僅僅1mm的導絲,通過DSA的監視屏測量動脈瘤的長度和寬度,再選擇合適口徑的支架沿導絲送至瘤腔內,釋放支架主體部分,并用球囊擴張支架血管結合部位,支架安置后再行血管造影,顯示主動脈瘤被曠置,隔絕手術即可完成。對于腹主動脈瘤,還需經對側股動脈放入另一支帶膜支架與主干相接,以防止支架松動、移位等。該術式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手術時間較短、不需輸血、術后進食早、并發癥低、住院時間短等優點,是主動脈夾層、胸主動脈瘤及腹主動脈瘤等較理想的治療方式。
我院胸心血管外科自2010年來,已先后成功完成主動脈夾層,胸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微創腔內隔絕術數例,病人均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目前該科已常規開展主動脈介入治療,竭誠為大血管疾病患者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