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醫院始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前身為英國皇家海軍、英國領事館合辦的... [ 詳細 ]
嚴重膝部復合損傷聯合關節鏡下微創手術修復
時間:2012-11-05 15:55來源:求醫網
由于社會交通業、建筑業的不斷發展,高能量損傷的患者也越來越多,近來我院骨科二區收治了多例脛骨平臺骨折合并同側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的患者。在C-型臂X光機透視下小切口復位鋼板內固定,同時聯合關節鏡下清理關節腔、復位關節軟骨面、切除或修補損傷的半月板、重建損傷的交叉韌帶。并對患者進行了有效的圍手術期鎮痛-無痛管理,患者均獲得早期有效的功能鍛煉,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
脛骨平臺骨折合并交叉韌帶損傷是膝關節嚴重的損傷,由于傷后膝關節腫脹、疼痛,限制了臨床醫生對膝關節的理學檢查,往往忽視了對膝關節半月板、韌帶損傷的明確診斷。手術時也會因此而局限,因此,手術往往需兩次進行,先期行“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植骨+鋼板內固定術”,二期再行“關節鏡下重建前后交叉韌帶”,這樣常導致因鋼板固定位置占用了交叉韌帶重建的骨隧道,同時也增加了手術難度,增加了手術費用。
MR能夠清楚的顯示軟組織受傷情況,解決了傷后不能詳細的對患者進行理學檢查的難題。例如,患者鄭某,男性,49歲,寧德人,以“車禍致左膝腫脹、疼痛,活動障礙7小時”為主訴入院。入院診斷為:左脛骨平臺骨折(SchatzkerⅥ型);左膝前后交叉韌帶損傷;左膝半月板損傷。入院后積極行常規手術前準備,并行左膝X線、三維CT及MR檢查。詳細了解脛骨平臺骨折情況及軟組織損傷情況,制定詳細周密的手術方案。手術由林焱斌、林偉、李仁斌、熊國勝、林任、莊研醫療團隊合力完成,手術在C-型臂X光機透視下小切口復位鋼板內固定,同時聯合關節鏡下清理關節腔、復位關節軟骨面、切除或修補損傷的半月板、重建損傷的交叉韌帶。手術歷時4個半小時,出血量僅約300ml,術后配合多元鎮痛方案,患者疼痛得到很好的控制,有利于術后膝關節的康復訓練,術后兩周患者左膝能夠完全伸直,屈曲超過90度,取得良好的療效。
我們的經驗是:患者入院后,常規行膝關節正側位X線、脛骨平臺三維CT及MR檢查,行X線及三維CT檢查的目的是詳細了解骨折情況,為正確選擇切口及內固定器械做準備,行MR檢查是詳細了解軟組織損傷情況,做到不誤診、漏診,配合圍手術期的多元鎮痛方案,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大大縮短患者住院、康復時間。
脛骨平臺骨折合并交叉韌帶損傷是膝關節嚴重的損傷,由于傷后膝關節腫脹、疼痛,限制了臨床醫生對膝關節的理學檢查,往往忽視了對膝關節半月板、韌帶損傷的明確診斷。手術時也會因此而局限,因此,手術往往需兩次進行,先期行“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植骨+鋼板內固定術”,二期再行“關節鏡下重建前后交叉韌帶”,這樣常導致因鋼板固定位置占用了交叉韌帶重建的骨隧道,同時也增加了手術難度,增加了手術費用。
MR能夠清楚的顯示軟組織受傷情況,解決了傷后不能詳細的對患者進行理學檢查的難題。例如,患者鄭某,男性,49歲,寧德人,以“車禍致左膝腫脹、疼痛,活動障礙7小時”為主訴入院。入院診斷為:左脛骨平臺骨折(SchatzkerⅥ型);左膝前后交叉韌帶損傷;左膝半月板損傷。入院后積極行常規手術前準備,并行左膝X線、三維CT及MR檢查。詳細了解脛骨平臺骨折情況及軟組織損傷情況,制定詳細周密的手術方案。手術由林焱斌、林偉、李仁斌、熊國勝、林任、莊研醫療團隊合力完成,手術在C-型臂X光機透視下小切口復位鋼板內固定,同時聯合關節鏡下清理關節腔、復位關節軟骨面、切除或修補損傷的半月板、重建損傷的交叉韌帶。手術歷時4個半小時,出血量僅約300ml,術后配合多元鎮痛方案,患者疼痛得到很好的控制,有利于術后膝關節的康復訓練,術后兩周患者左膝能夠完全伸直,屈曲超過90度,取得良好的療效。
我們的經驗是:患者入院后,常規行膝關節正側位X線、脛骨平臺三維CT及MR檢查,行X線及三維CT檢查的目的是詳細了解骨折情況,為正確選擇切口及內固定器械做準備,行MR檢查是詳細了解軟組織損傷情況,做到不誤診、漏診,配合圍手術期的多元鎮痛方案,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大大縮短患者住院、康復時間。